-
-
2012.10.11硬膜外镇痛治疗钝性胸部损伤较全身镇痛并无优势
胸部钝性损伤的硬膜外镇痛一直被认为是一项效果较好的技术,和全身镇痛药物相比,它可以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并尽量保存患者的肺部功能,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尽管具有诸多优势,但目前该技术在临床上应用并不常见,并且关于其患者类别的选择及硬膜外镇痛的时机也一 ...
-
-
2012.10.09芬兰肱骨干骨折手术治疗发展趋势
肱骨干骨折的年发生率约占成人骨折的3%,其保守治疗方法包括石膏固定,功能支具(functional bracing)或者悬吊法,保守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伴有血管神经损伤、开放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双上肢多发骨折等患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 ...
-
-
2012.10.08J Hand Surg: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慢性月骨周围损伤的临床效果良好
月骨周围损伤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腕关节损伤,有时候在临床会被忽视。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这类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对慢性月骨周围损伤而言,其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功能效果却少有临床研究报道。近日,埃及开罗Al Azhar大学医院骨科Abdel Hakim A.Mass ...
-
-
2012.10.08真空负压吸引装置可有效地减少胫骨开放性骨折深部感染发生率
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较闭合损伤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最为常见的为深部组织感染及骨折不愈合。即使在医疗技术持续发展的今天,深部感染的发生率仍维持在10-20%的较高水平。而过去15年间真空负压吸引装置(VSD)作为浅表软组织开放性损 ...
-
-
2012.10.07J Hand Surg:闭合复位经皮科氏针固定中节指骨颈部骨折的手术技巧
中节指骨颈部骨折临床上相对少见,其闭合复位失败者多需手术治疗。闭合复位经皮科氏针固定是治疗这类损伤的常用手术方式之一,但如何通过穿入的科氏针维持骨折的复位稳定是该技术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近日,美国纽约大学关节病医院骨科Nader Paksima DO MP ...
-
-
2012.10.05椎弓根螺钉与混合装置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对比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是脊柱外科治疗的难点,因其创伤大,手术难度较高,目前尚只有大型的综合性医院能开展上述治疗。脊柱侧凸经典的治疗方法是使用harrigton钉棒撑开器,该技术可以矫正患者冠状位的成角畸形,但因在撑开过程中容易造成椎板骨折,矫正的角 ...
-
-
2012.10.05RCT研究表明移位性锁骨干中段骨折采用手术治疗骨折愈合率更高
传统意义上,锁骨干中段骨折多采用臂部悬吊制动的保守治疗。目前,临床上更多的骨科医生更多对其实施手术内固定治疗,以便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对于锁骨干中段骨折的治疗,非手术治疗与内固定手术治疗何种效果更佳,相关随机性对照研究很少见诸报道。最近,芬兰赫 ...
-
2012.10.03评论:双切口颈椎前路多节段椎间融合固定技术
来自美国美国佛罗里达脊柱外科医生Chin KR等近期在JNS上介绍了一种双切口颈椎前路的多节段融合固定技术,丁香园骨科频道已有相关技术简介(详情请点击这里!!),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神经外科医生Iain H.Kalfas等就该技术进行了点评,现摘译如下:在临 ...
-
-
2012.10.032011年糖尿病夏科足国际专家共识介绍
国际夏科关节工作小组2011年1月成立于法国巴黎Salpetriere医院。该专家组复习了有关糖尿病夏科关节诊断和治疗的文献,讨论形成了糖尿病夏科足专家共识。
-
-
2012.09.30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二)常见疾病-9(二)常见疾病-7(二)常见疾病-10(三)影响骨代谢的主要酶-15(四)几种主要激素、细胞因子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的机理及防治-17(四)几种主要激素、细胞因子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的机理及防治-16(二)影响骨代谢的主要细胞因子-14(一)物理力学 ...
-
-
2012.09.29骨折病人骨质疏松的继发因素
在过去的数十年内,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发病率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老年患者脆性骨折发生率在逐步增加。已有多个研究报道了脆性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维生素D缺乏,高甲状旁腺功能,肾功能障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皮质激素使用病史等,这些研 ...
-
-
2012.09.29英国大创伤预后衡量指标共识
英国国家医疗体系(NHS)将患者大创伤后的功能预后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但目前英国国内尚无关于这类疾病创伤预后相关因素的权威性指导意见,为了符合NHS的相关要求,英国国内的顶尖学者专门召开会议,就患者大创伤后预后衡量指标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和分析 ...
-
-
2012.09.27利伐沙班增加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低
骨科大手术防治指南中推荐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用于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但最近发表于J Bone Joint Surg Am的一项多中心对照研究显示,相比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应用后存在更高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该研究的作者来自于英国多个骨科研究中心, ...
-
2012.09.27儿童肱骨髁上移位骨折早期和延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别
儿童肱骨髁上移位骨折临床实践中推荐尽早进行骨折复位固定以减轻软组织肿胀及神经卡压症状。近期来自英国的学者就115例儿童肱骨髁上移位骨折早期(12小时内)和延迟(12小时后)治疗的相关并发症和预后进行对比分析,将相关结论摘要发表在injury杂志上 ...
-
-
2012.09.24三种前路椎间融合技术治疗退变性颈椎疾病的疗效比较
尽管前侧入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历史已经超过50余年,但在当前的临床实践中仍没有一项为广大脊柱外科医生所普通接受的颈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技术,对于各种颈椎前路融合技术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疼痛的缓解程度,各方报道也存有争议。自体髂骨植骨技术目前仍被认 ...
-
-
2012.09.23假体费用和药费比重过高是限制国人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重要原因
人工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缓解终末期骨关节疾病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关节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据2009年的研究数据显示,在美国每10 000人口中约有221人接受关节置换手术。而这一手术率在国内人群中还普遍较低,200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工关 ...
-
2012.09.21开放爆裂性骨盆骨折之创伤外科处理难题
开放爆裂性的骨盆骨折是目前战场上最为严重的损伤。作者报道了从2008年-2010年共29例爆炸后开放性的骨盆骨折的治疗经验,所有伤员均是阿富汗战场上执行任务的士兵。平均中位数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ew Injury Severity Score ,NISS)41分 ...
-
-
2012.09.21髓内钉动力化治疗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的最佳方法和时机
对于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延迟愈合而言,采用髓内钉动力化治疗是一种简单的方法。但临床研究发现,只有少数病例采用这样治疗策略可实现骨折的成功愈合。尽管普通认为,髓内钉动力锁定孔中置入螺钉的动力化方法可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但到目前为止,尚未 ...
-
-
2012.09.21锁定钢板联合自体髂骨打压植骨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效果良好
肱骨近端骨折尤其好发于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患者,发病率仅次于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尽管对此类骨折的治疗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大多数学者还是倾向于两部分及三部分骨折采取内固定治疗,四部分骨折及骨质疏松的三部分骨折采取关节置换治疗。然而最近韩国国立首 ...
-
2012.09.192011年英国国家临床指南中心成人髋部骨折诊疗指南
Hip fracture is the plain English term for a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 or PFF. It refers to a fracture occurring in the area between the edge of the femoral head and 5 centimetres below the ...
-
-
2012.09.18中和钢板技术采用锁定钢板相比非锁定钢板并无力学性能优势
在长管状骨的斜行骨折手术治疗中,拉力螺钉联合中和钢板固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绝对稳定固定技术。在中和钢板的应用中,锁定钢板与非锁定钢板在生物力学性能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别,目前尚无实验研究对此进行考察。近日,美国纽约大学关节病医院骨科的Richelle C MD ...
-
-
2012.09.18采用四维运动分析系统动态测量全髋置换术后的深度屈髋运动学
由于传统生活方式或宗教习惯等原因,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人群的日常行为往往需要进行深度屈髋活动。但到目前为止,很少有研究考察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深度屈髋需要多大髋关节活动度(ROM)。最近,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院骨科的Nobuhiko Sugano MD采用 ...
-
-
2012.09.18肱骨距是判断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一项预测因素
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中,尽管多项研究对临床病例如何选择手术方式进行了探讨,但实际上对于具体的病例,是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还是实施关节置换手术,往往很难做出决定。此时,一些影像学指标对于指导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手术预后就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最近,瑞士 ...
-
-
2012.09.15自体肌腱移植重建桡侧尺幅韧带治疗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功能效果
肘关节副韧带复合体包括尺侧韧带复合体(MCLC)和桡侧韧带复合体(LCLC),它们是维持肘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Driscoll认为,维持肱尺关节的稳定须具备三个条件:完整的关节面,完整的MCLC前束和LCLC的尺副韧带(LUCL)。MCLC损伤将导致肘 ...
-
-
2012.09.15介绍一种双切口颈椎前路多节段椎间融合固定技术
颈椎前路的多节段融合固定手术需要进行较大范围的切开分离颈前组织,以显露病变节段,进而放置较长的钢板。这种大范围的手术暴露方式会导致吞咽、发音困难以及血管、神经损伤风险增加。针对这一情况,美国佛罗里达脊柱外科医生Chin KR等采用双切口实施2例颈椎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