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螺钉与混合装置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对比

2012-10-05 08:50 来源:丁香园 作者:紫川秀第二
字体大小
- |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是脊柱外科的疑难疾病,因其手术治疗创伤大,技术难度较高。目前在脊柱矫形领域应用较多的脊柱侧凸矫形器械包括椎弓根螺钉及混合矫形装置(hybrid instruments)。椎弓根螺钉装置自开始应用起就取得了极好的效果,Suk等报道78例患者使用椎弓根螺钉后可以达到弯曲角度72%的矫形,而椎板钩只能达到55%,对矢状位及轴位的弧度控制更好,并且术后2年矫正角度的丢失率小于椎板钩。但也有研究者的报告提示单纯椎弓根螺钉进行侧凸矫正时的效果较差。目前已有较多的全椎弓根螺钉和混合装置治疗AIS的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但各研究的病例数或随访时间等均存在不足,很难得出较为肯定的结论。

近日,美国费城的学者近期就全椎弓根螺钉和混合装置两者治疗AIS的效果在JNS上刊发了大样本、长时间的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提示就椎弓根螺钉(80%以上节段固定采用椎弓根螺钉)和混合装置(尾端为椎弓根螺钉,头端为椎板钩或金属线等)治疗AIS的效果而言,两者在术后、随访2年、随访5年等三个时间点,其矫正畸形的效果类似,但椎弓根螺钉对前方松解(anterior release)及胸廓成形术的需要更少。

入选研究的患者来自于Harms研究组,时间点从1995年至2006年,共127例患者,其中81例患者Lenke I型脊柱侧凸,31例Lenke II型,9例Lenke III型,6例Lenke IV型;69例患者腰椎修订分型A型,24例腰椎修订分型B型,34例腰椎修订分型C型;96例患者胸椎矢状位修订N,16例—,15例+(Lenke分型及修订分型如图1,2所示,人口统计学数据见表1)。


图1:Lenke分型


图2:Lenke修订分型

表1:研究纳入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及手术相关数据

收集的数据治疗包括:患者术前及术后X片,对X片的角度进行标准测量,记录相关数据;患者手术的相关情况,如出血,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

研究结果显示,术前资料对比:在胸椎屈度,冠状面不平衡,胸椎侧凸等方面,混合治疗组较椎弓根螺钉组更严重,并且其胸椎屈度可塑性更小;混合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更长,失血更多,术后并发症更高(表1,2)。

表2:2组术前,术后当时,术后2年,术后5年的各项数据比较

椎弓根螺钉治疗组:共56例患者,平均年龄14.4岁,73%为女性(图3 )。总体而言,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节段(10.3,p<0.01 vs 混合装置组),前方松解(10.7%,p<0.05 vs混合装置组)及胸廓成形术(p<0.05)较混合装置组更少。术前该组的平均成角为53.4°,术后平均成角13.1°,约75%的成角畸形得到矫正(表2),术后2年角度丢失较术后当时有显著差异,约18.5°,但术后5年(18.8°,p>0.05)和术后2年比较无显著差异。

    
图3:13岁女性,Lenke II型脊柱侧凸,行T2-L2后路全椎弓根螺钉脊柱节段融合,A,C,E正位片,B, D,F侧位片。A及B提示术前T6-T10胸椎右侧 62°畸形,C,D术后2年,畸形成角矫正为11°,术后5年冠状位角度没有明显丢失。

混合装置治疗组:共71例患者,平均年龄14.1岁,89%为女性(图4 )。平均固定的节段11.3节,28.2%需要前方松解,62%接受胸廓成形术。术前该组的平均成角为58.24°,术后平均成角16.3°,约72%的成角畸形得到矫正(表2),术后2年角度丢失有所丢失,约20.0°,术后5年(21.7°,p>0.05)和术后2年比较无显著差异。

      
图4:12岁女性,Lenke III型脊柱侧凸,行T6-T10胸椎松解,T4-L4后路混合装置脊柱节段融合,A,C,E正位片,B, D,F侧位片。A及B提示术前T6-T11胸椎右侧凹 63°畸形,T12-L4左侧凹62°畸形,C,D术后2年,畸形成角矫正为胸椎13°,腰椎17°,术后5年冠状位角度没有明显丢失。

依据数据结果,作者最后总结认为,1.无论何种固定方式,术后2年矫正角度有所丢失,但5年和2年比较无显著差异,这和较早的研究观点即椎弓根螺钉可以较混合装置更好的控制脊柱矫正角度的丢失有所差别,可能是由于早先的研究其脊柱侧凸的程度更加严重,研究者因此认为椎弓根螺钉在控制重度脊柱侧凸的畸形矫正方面较混合装置更好;2.和混合装置对比,椎弓根螺钉更少诱导生理性侧凸发生。研究中发现术后患者胸椎侧凸持续进展,但在混合治疗组中进展更快;3.脊柱侧凸椎弓根螺钉融合固定的节段更短;4.混合装置需要更多的前方松解(anterior release)和胸廓成形术。

Comparison of 5-year outcomes between pedicle screw and hybrid constructs in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童勇骏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