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6.04.17颈前路减压融合术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疗效相当
关于 CDR 的研究尚缺乏长期研究资料,就现有资料来看,CDR 与 ACDF 疗效相当或略优。临床中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应由临床医生在综合患者具体情况决定。
-
-
2016.04.16Bryan 人工颈椎间盘:10 年异位骨化和邻近节段退变高发
使用 Bryan 椎间盘假体行颈椎间盘置换术在术后 10 年随访时仍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术后异位骨化发生率高达 69%,近一半的患者出现了邻近节段退变。
-
-
2016.03.29动力位功能 CT 精准判定颈前路融合
日本劳动卫生和福利部医院骨科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单中心研究,提示动力位功能 CT 精准判定颈前路融合,文章近期发表在 Eur Spine J 上。
-
-
2016.03.29脊髓型颈椎病:mJOA 恢复率最能反映临床重要差别最低值
北医三院刘忠军教授团队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界定了 mJOA 和 SF-36 的 MCID 值,且 mJOA 恢复率最具代表性,文章发表在近期的 Eur Spine J 上。
-
-
2016.03.04AAOS 2016:双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敢不敢放手爱
在美国骨科医师学会 2016 年会的会场上,来自哈佛医学院布列根妇女医院骨科脊柱中心的 Christopher Bono 主任为我们介绍了他对于双节段颈椎 TDR 的纠结的态度。
-
-
2016.02.17颈 5 神经根麻痹:后路全椎板切除和男性系高危因素
盛京医院脊柱外科的王欢教授团队回顾相关文献,旨在通过荟萃分析结果为术前评估预测 C5 神经根麻痹提供参考依据,文章发表在近期的 Eur Spine J 上。
-
-
2016.02.06退变性颈椎病 mJOA 临床重要差别最低值:1~2 分
加拿大学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界定了 mJOA 的 MCID 为 1 到 2 分,依脊髓病变严重度而异,文章发表在近期的 Spine 上。
-
-
2016.01.30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安全有效
卢森堡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的 Guy Matge´ 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研究,通过良好的临床效果与影像学结果证明颈椎动态稳定器(DCI)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安全有效。
-
-
2016.01.26精彩幻灯:颈椎病的相关诊断问题
作者对颈椎病的相关诊断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用大量实例进行讲解。
-
-
2016.01.19透视技巧:如何安全准确置入颈 2 椎板螺钉
来自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的 Engler 在近期的 Eur Spine J 杂志上报道了他们置入颈 2 椎板螺钉的术中透视方法。
-
-
2016.01.19恢复颈椎生理前凸:可防止颈椎前路手术后邻近节段病变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医院神经外科的 Soo Eon Lee 等研究发现:恢复颈椎生理前凸可防止颈椎前路手术后邻近节段病变,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 Eur Spine J 上。
-
-
2016.01.08气管推移训练有助于颈椎前路手术成功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张扬博士、赵雄博士、吴子祥副教授和雷伟教授进行了一项回顾研究,提示气管推移训练有助于颈椎前路手术成功,文章发表在近期的 JSDT 上。
-
-
2016.01.06小小锁骨带用场大:减轻颈椎后路手术后颈肩痛
美国和德国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示: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后佩戴锁骨带,可预防术后伤口裂开、可有效地减少术后颈肩部疼痛和止痛药物使用剂量。
-
-
2015.12.30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 3 个进展因素和 2 个成熟标志
韩国仁济大学学者进行了一项基于 CT 的研究,提示年轻、多节段和混合型为 OPLL 进展的因素,连续型和骨小梁形成为 OPLL 成熟标志,文章于近期发表在 JNS 上。
-
-
2015.12.25精彩幻灯:颈椎病的诊疗
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治疗。
-
-
2015.11.29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后:无须常规佩戴颈托?
ACDF内固定术后是否需要佩带颈托呢?答案看似理所当然,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来自美国的Baird教授和Dodwad教授分别给出我们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引人思考。
-
-
2015.11.27手术技巧:微创后入路颈椎间孔减压术
美国拉什大学学者在 JSDT 上撰文,详细介绍了通过工作套筒行微创后入路颈椎间孔减压的手术方法及步骤,供同道借鉴和参考。
-
-
2015.11.27Spine J:颈椎椎动脉横突段走行新知见
土耳其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横断面研究,表明65岁以上患者C6和C4横突孔变大、椎动脉迂曲,文章发表在近期的Spine J上。
-
-
2015.11.20COA2015 刘鹏教授:脊髓型颈椎病
不能单纯依靠颈髓T2 WI高信号就判断CSM 预后差;其预后与患者的年龄、病程、脊髓受压比例及髓内T1 WI低信号、脑脊液循环恢复时间及T2高信号等多种因素相关。
-
-
2015.10.29拨开迷雾见真知:退变性颈椎病
加拿大多伦多西部医院神经脊柱外科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叙述性文献回顾,提出了退变性颈椎病的流行病学,遗传学和病因,文章于2015年5月发表在Spine上。
-
-
2015.10.26丁香公开课:袁文教授谈颈椎微创手术
2015 年 10 月 16 日,在杭州成功举办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第九届广济学术周暨浙二骨科论坛」,论坛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主任郭卫教授发表了「...
-
-
2015.10.19类风湿性关节炎致颈椎寰枢椎半脱位 1 例
临床上,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发生脊柱半脱位的概率高达 44%,严重会致患者四肢瘫痪,甚至死亡。
-
-
2015.09.24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前路还是后路?
多节段的 CSM 没有治疗标准及相应的指南,为此,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学者进行了一项 Meta 分析研究,结果发表在2015年4月的Eur Spine J。
-
-
2015.08.18一例容易误诊的颈椎病——「精准外科学」的典型病例
上传之后,陆续有兄弟给出了一些意见,但是发现大家都没有注意“误诊误治”这几个字,在这里强调一下,这是一例典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但是,
-
-
2015.08.06OPLL 压迫超 60%:前路手术疗效更好
韩国西延世大学富兰斯医院神经外科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病例研究,提出ACDF治疗OPLL颈椎病:脊髓高信号大、骨化深和高龄预后差,文章于2015年5月发表在Spine J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