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03.27PLoS ONE:弓形虫感染改善小鼠的阿尔海默茨病症状
水迷宫试验评价学习与记忆的结果发表于开放获取杂志《PLoS ONE》的一项研究称,弓形虫对阿尔海默茨病小鼠模型的发病和疾病进程有一定益处。弓形虫的终宿主为猫,可抑制免疫系统。如果孕妇感染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由首尔国立大学医学院的Eun-Hee Shi ...
-
-
2012.03.19叩足试验可准确评价脊髓型颈椎病的严重程度
在评价上位运动神经元病变所致的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测试中,叩足试验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然而目前,关于叩足试验有效性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为了进一步明确简单的叩足试验(foot tapping test,FTT)在健康人群中的标准值(standard ...
-
-
2012.03.16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的椎板关闭并不会明显影响手术的长期效果
在去年Spine杂志发表的一项临床研究中,韩国学者Dong-Ho Lee对35例接受经典Hirabayashi单开门成形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至少12个月的随访,研究结果表明,术后第6个月出现椎板再次关闭的患者,其前后径与开门的角度减少了约10%,术后椎 ...
-
2012.03.02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
人工椎间盘置换 ...
-
-
2012.02.27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应该常规做脊髓型颈椎病的筛查
【2012AAOS会议报道】题目:髋部患者中未确定诊断的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分类:脊柱 关键词:髋部骨折;颈椎;结果 作者:Edward P. Curry MD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United States;Kristen E. Radcliff MD Margate Ci ...
-
-
2012.02.07Spine系统评价:颈椎病各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比较
颈椎间盘突出(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CDH)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发病仅次于腰椎间盘突出。CDH的治疗方法和其它脊柱疾病的一样,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但关于CDH治疗方法有效性的研究仍鲜有报道。为此,荷兰学者Lukas Ge ...
-
-
2012.01.032型T2加权MRI高信号可预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疗效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已成为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一种术前常规诊断方法,然而却很少有研究将MRI用于预测CSM患者的术后疗效。为了进一步分析MRI ...
-
-
2011.12.31颈椎后路手术,不剥离肌肉也可完成[视频+多图]
颈后部伸肌部分附丽于棘突,对颈部的运动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颈椎后路手术中,经常将这些肌肉剥离,导致术后颈痛、肩部强直、活动受限、颈椎排列异常等问题。有研究表明,即使原位缝合,曾被剥离的肌肉也会出现明显的萎缩。针对这一问题,日本学者在10月的Spi ...
-
-
2011.12.27颈椎后路非创伤螺钉固定术并发症不容小觑
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较其它内固定能提供更牢固的固定,因此应用较广。但是,螺钉也可对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重要结构造成损伤,尤其退行性疾患的患者,因解剖结构复杂,发生螺钉误置和并发症的可能性更大。12月的JNS杂志上,Hiroaki NakasHima等日本 ...
-
-
2011.12.27JNS最新研究:后纵韧带骨化进展变化的三维测量方法
后纵韧带骨化(OPLL)是一种可引起脊髓型颈椎病的进展性疾病,目前,对于后纵韧带骨化进展的测量主要是通过2D方法,即通过患者的侧位影像平片进行测量,但这种方法存在着诸多局限性。为了对后纵韧带骨化进展进行更精确地测量,日本学者TakahiTo Fujim ...
-
-
2011.12.27Bryan、Prodisc-C、Prestige LP三种人工颈椎间盘系统的体内动力学分析
颈椎椎间关节成形术(Cervical Arthroplasty)是颈椎病治疗方法的历史性的突破,它可以模仿自然的脊柱动力学、保留颈椎的运动功能、恢复颈椎矢状面平衡(restoring sagittal balance)、防止和延缓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和发展。目前, ...
-
-
2011.12.26任龙喜:经皮激光椎间盘髓核汽化术(PLDD)相关问题讨论
简介:任龙喜教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骨科主任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朝阳区老年脊椎关节外科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日中医学交流中心中国PLDD培训基地主任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中青年委员 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 ...
-
-
2011.12.26年龄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椎板成形术手术疗效的影响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 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颈椎板成形术(Cervical laminoplasty)可以对多节段CSM进行有效的减压,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较为 ...
-
-
2011.12.19Spine最新研究:脊髓型颈椎病椎板成形术后的残留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 是老年人中一种常见疾病,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也逐年上升。颈椎板成形术(Cervical laminoplasty)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椎管狭窄性颈椎病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
-
-
2011.12.06陶瓷型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假体破裂一例报道
陶瓷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陶瓷破碎的发生率为0.004%-1.4%,尚无陶瓷型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发生破碎的报道。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研究者在11月的J Bone Joint Surg Am杂志上报道了一例这样的病例。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5岁,颈痛、右上肢放射痛术后复发伴右上 ...
-
-
2011.12.03邱勇教授:脊柱手术中骨盆倾斜角(PI)值的应用
-
-
2011.11.26比较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对颈椎活动度的贡献
ACDF后常出伴有明显症状的邻近节段病变(ASD),因此许多保留活动度的术式应运而生,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椎间盘成形术。尽管以前也有一些关于手术节段与总活动度相关性的研究报道,但关于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TDR-C)或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 ...
-
-
2011.11.24程黎明教授
程黎明 男,汉族,1968年2月1日生,安徽桐城市人,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医学科学研究所所长;骨科副主任、脊柱外科带头人;担任“中国医学学位体系及其标准研究专家委员会” ...
-
-
2011.11.23高位颈椎前路手术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颈前入路是颈椎治疗中一种常见的手术入路,但对高位颈椎病变的处理却仍存在不小的困难且常伴有很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尽管有一些文献报道了各式各样的高位颈椎前路术式,但鉴于该区域有不少重要的解剖结构,对于最佳术式的选择仍存在较大的争议。高位颈椎手 ...
-
-
2011.11.20小空间,大做为—Goel小关节撑开融合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获得成功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通常与腰椎多个相关结构的退变相关,除了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皱褶一前一后侵入椎管导致管腔狭窄以外,小关节的退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关节作为一种滑膜关节,退变过程中往往伴有关节软骨磨损剥脱、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增生、关节囊松弛肥厚 ...
-
2011.11.1755岁男性,反复胸闷,冠造及肺血管CT均无异常
病例如下: 患者男性,55岁,工程监理人员,主因间断头晕、胸闷3年,加重1个月入院。 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患者缘于3年前在工地上班暴晒后出现头晕伴胸闷、心悸症状,闭眼时头晕症状可稍减轻,伴恶心,无呕吐,无明显耳鸣,无意识及肢体活动障碍, ...
-
-
2011.11.15颈椎后路微创新技术:椎间孔切开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图文)
微创技术的手术原则包括皮肤切口小、软组织干扰少、影像引导以及特殊手术拉钩及器械的使用等。其根本目的在于:获得与开放手术相等疗效的前提下,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恢复。 近期,Spine杂志将发表Mark M-Mikhael等人的文章,介绍了一项颈椎 ...
-
2011.11.15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
第一部分 前言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1992年,青岛)明确了颈椎病定义 :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 ...
-
-
2011.11.14陈仲强教授
-
-
2011.11.14田伟教授
田伟教授 田伟,1959年生,1983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北京大学医学部)。1994年获日本国立弘前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创建脊柱外科。2001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约克大学研修行政管理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