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09.27利伐沙班增加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低
骨科大手术防治指南中推荐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用于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但最近发表于J Bone Joint Surg Am的一项多中心对照研究显示,相比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应用后存在更高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该研究的作者来自于英国多个骨科研究中心, ...
-
-
2012.09.26J Arthroplasty:股骨柄远端锥形几何形态更易产生假体柄远端应力遮挡
假体周围骨量丢失是造成假体不稳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认为骨量丢失主要原因为磨损颗粒造成的骨溶解以及应力遮挡造成的骨质吸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摩擦付的优化,界面磨损的风险逐渐降低,因此如何减少假体造成的应力遮挡是目前降低假体周围骨量丢失的关键问题。目 ...
-
-
2012.09.23假体费用和药费比重过高是限制国人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重要原因
人工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缓解终末期骨关节疾病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关节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据2009年的研究数据显示,在美国每10 000人口中约有221人接受关节置换手术。而这一手术率在国内人群中还普遍较低,200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工关 ...
-
-
2012.09.23亚洲人陶对陶全髋关节置换关节异响发生率或许可控
陶对陶人工髋关节置换因其良好的磨损率和较低的骨溶解发生率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对于活动量大大年轻患者。近年来,关于陶对陶关节异响的报道也越来越多。而发生关节异响的机制仍不甚明确,可能由假体设计(内衬脊状结构、股骨柄材质、颈部形状)、患者自身情况( ...
-
-
2012.09.21假体间置器技术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慢性感染
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慢性深部感染,通过一期手术在关节间隙中植入间置装置,二期再更换假体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公认的治疗方法。这种二期手术方法的感染治愈率通常为85%-95%。然而,在一期手术中,间置装置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各种间置器的临床应用均为报 ...
-
-
2012.09.18采用四维运动分析系统动态测量全髋置换术后的深度屈髋运动学
由于传统生活方式或宗教习惯等原因,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人群的日常行为往往需要进行深度屈髋活动。但到目前为止,很少有研究考察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深度屈髋需要多大髋关节活动度(ROM)。最近,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院骨科的Nobuhiko Sugano MD采用 ...
-
-
2012.09.18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0年随访研究:高屈曲假体vs传统后稳定假体
当前,对于高屈曲膝关节置换的早期疗效观察研究常有报道,但尚未见其中期疗效的随访研究。近日,韩国梨花女子大学MokDong医院关节外科中心的Young-Hoo Kim MD通过临床观察研究考察了高屈曲假体全膝关节置换的中期效果,并与传统膝关节假体进行了比较 ...
-
-
2012.09.17J Arthroplasty:年轻患者全髋置换术后活动强度较高
在判断年轻患者接受THA的疗效时,需要有恰当的疗效评估标准。除了疼痛的缓解以及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状况外,对年轻患者同样需要关注他们术后在体力要求更高的活动方面的恢复情况。美国学者Delasotta LA等最近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证实年轻患者接受THA ...
-
-
2012.09.17TKA术后鸡尾酒镇痛、富血小板血浆及血纤维蛋白粘合剂的止血效果
如何减少全膝置换(TKA)的术后出血量并降低输血率,一直是关节外科医师和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现在,已经开发出术前自体血采集预存、术中自体血回输等一系列措施。近来,还出现了关节腔周围给予鸡尾酒镇痛药物(混有肾上腺素)、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血纤维蛋白粘 ...
-
-
2012.09.15自体肌腱移植重建桡侧尺幅韧带治疗肘关节后外侧旋转不稳定的功能效果
肘关节副韧带复合体包括尺侧韧带复合体(MCLC)和桡侧韧带复合体(LCLC),它们是维持肘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Driscoll认为,维持肱尺关节的稳定须具备三个条件:完整的关节面,完整的MCLC前束和LCLC的尺副韧带(LUCL)。MCLC损伤将导致肘 ...
- os
- 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