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骶髂关节钢板内固定的髂骨滋养动脉解剖安全区域

2013.03.10前路骶髂关节钢板内固定的髂骨滋养动脉解剖安全区域

通常对骶髂关节部位的切开复位内固定通过前路完成。已有研究表明前路骶髂关节暴露过程中容易损伤髂骨的滋养动脉,该滋养动脉来源于髂内动脉的髂腰动脉分支,对该滋养动脉解剖位置的研究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来自美国的研究者就骶髂关节部位骶骨滋养动脉的解剖走行 ...

CT联合导向器辅助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置入具有较高准确率

2013.03.09CT联合导向器辅助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置入具有较高准确率

骶髂关节螺钉目前认为是治疗骶髂关节不稳定的标准技术,开放大切口手术对局部创伤严重,而经皮骶髂螺钉置入技术可有效减少局部软组织损伤和术后创面感染,但同时也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医源性并发症即邻近骶髂关节部位的血管神经损伤。有研究报道,骶髂螺钉方向置入 ...

全髋置换术后早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手术策略

2013.03.09全髋置换术后早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手术策略

随着全髋关节置换数量的增加,关节置换术后的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病呈现上升趋势,尽管目前发病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文献报道发病率在5%以内),但其造成患者术后严重结局不容忽视。目前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90天)出现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相关报道较少,对这 ...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经皮金属线环扎术不会显著影响股骨血运

2013.03.09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经皮金属线环扎术不会显著影响股骨血运

现代外科技术发展,微创成为主题。而骨科手术中,减少骨折断端软组织剥离则可有效保护骨折断端血运,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基础。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目前是骨科的难题,其可固定范围狭窄,骨质相对疏松,二次手术软组织条件较差等均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埋下隐患。已 ...

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柄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治疗新技术

2013.03.05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柄假体周围骨折手术治疗新技术

随着老龄化年龄加剧,髋关节假体置换的患者的比例在逐渐上升,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较为少见,文献报道发病率在0.1%-5%,但近年其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假体周围骨折因骨折部位特殊,术后可能出现较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手术率等,其治疗历来是骨科的难题。目前 ...

手术技术:髋置换术后感染全股骨骨质丢失患者的肢体重建

2013.03.05手术技术:髋置换术后感染全股骨骨质丢失患者的肢体重建

目前主流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处理措施分为两个阶段:I期进行感染病灶的清除+术后正规抗生素治疗;感染完全控制后进行II期髋关节翻修。而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合并有股骨骨质丢失的患者其处理过程一直是个难题,特别对于大量骨质丢失甚至全骨丢失的患者,I期手术 ...

骨科技术:严重肢体创伤的内外固定技术

2013.03.02骨科技术:严重肢体创伤的内外固定技术

对严重肢体创伤的患者而言,肢体固定可以为治疗提供便利。高能量创伤往往可导致肢体皮肤,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出现严重损伤(图1),而肢体的牢靠固定可以为患者从急性期到重建期提供良好的过渡。严重肢体创伤疾病本身要求肢体固定技术可在复杂条件下较短时间内完 ...

髂股入路改良90°交叉钢板治疗粉碎性四方体骨折并髂耻粗隆骨折

2013.03.02髂股入路改良90°交叉钢板治疗粉碎性四方体骨折并髂耻粗隆骨折

髋臼粉碎性骨折历来是创伤骨科治疗的难题,骨盆周围复杂的血管及神经结构,暴露困难,置钉区域少等均为髋臼周围骨折的解剖复位带来了困难。而复杂髋臼骨折,因遭受的严重暴力关系,在前柱或后柱等发生粉碎性骨折的同时往往合并有髋臼四方体及髂耻粗隆的骨折,这类骨 ...

表面置换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013.02.21表面置换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简介目前文献报道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1年股骨颈部位骨折发生率约为1.31%,目前认为表面置换术后的骨折发生和患者病情及医生技术均相关,如女性,肥胖,骨质疏松,手术当中假体放置位置不佳,股骨颈有凹痕等均会造成表面置换术后骨折风险性增高。无论患者是否接受 ...

肱骨干骨折采用髓内钉固定较钢板或更具优势

2013.02.21肱骨干骨折采用髓内钉固定较钢板或更具优势

肱骨干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1-3%,大部分非病理性肱骨干骨折均可以采用保守疗法,如石膏,夹板或功能支具托,鉴于上述特别情况,要获得肱骨干骨折内固定的相关数据较为困难,目前对肱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尚存在较多争议。有文献报道认为,肱骨干骨折时采用钢板内固 ...

上一页 1 2 3 ... 22 23 24 ... 48 49 50 下一页 到第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