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外科技术发展,微创成为主题。而骨科手术中,减少骨折断端软组织剥离则可有效保护骨折断端血运,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基础。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目前是骨科的难题,其可固定范围狭窄,骨质相对疏松,二次手术软组织条件较差等均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埋下隐患。已有手术医生采用钢丝环扎技术治疗简单的长斜形或螺旋形假体周围骨折以解决该部位不能放置重建钢板的技术难题,但传统钢丝环扎技术对软组织剥离仍较为广泛,对骨折断端血运破坏较为严重,对骨折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研究者们已开发出一种微创经皮钢丝环扎技术(图1,图2),该技术方法可减少软组织剥离,为骨折愈合提供便利,但鉴于股骨周围血管较多,该技术在减少软组织剥离的基础上是否会对股骨周围血管产生破坏从而影响股骨血液供应等问题目前并无明确的试验证据。来自泰国的学者近期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较大样本的人体尸体学研究,相关结论已经发表Injury杂志上。
手术技术如图1,图2所示。
图1:经皮钢丝环扎术器,类似持骨钳,两尖端有一管道分别通向各自力臂处,咬合对紧后可两管道相通,可通过一端置入环扎钢丝,经过对合处,从另一出口处引出完成环扎钢丝的放置。图中红箭头所示的为管芯,防止放置过程中组织嵌顿进入管道。
图2:手术部位开口3-4cm,进行软组织分离,暴露股骨,先将环扎器一端置入而后夹紧另一端,闭合环扎器,取出管芯,从一孔置入环扎钢丝,从另一孔穿出,取出环扎器,将钢丝用特制的钢丝抱紧器(wire tensioner)进行加压。
研究共采集18具新鲜尸体,取一侧肢体作为研究组,另一侧肢体作为对照组。在股三角内暴露股总动脉(common femoral artery,CFA),置管,固定,近端结扎防止造影剂返流,使用生理盐水将股动脉血管内血栓冲洗出血管外。
试验组患者分别进行如下操作:18具尸体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在距离大转子10cm及15cm处置入环扎金属钢丝;第二组在距离大转子15cm及20cm处置入环扎金属钢丝;第三组在距离大转子10cm及20cm处置入环扎金属钢丝。
在已经准备好的血管内注入造影剂,直至胫骨近端血管内可见造影剂渗出,行三维CT检查,进行手术侧和对照组侧血管重建,2位放射科医生对重建后血管进行评估:股浅动脉(SFA),股深动脉(SFA),穿支动脉及其吻合支,若2位放射科医生对血管评估不一致,按照损伤计算。
研究结果:
所有标本的股浅动脉均完整,17/18例股深动脉完整(图4A),穿支动脉76.4%完整;第一至第四穿支动脉到股浅动脉远端均存在吻合支(表1)。
表1:穿支动脉金属环扎后损伤概率
距离大转子10cm及15cm处金属环扎术共有6例穿支动脉损伤,20cm处有5支动脉损伤,组间比较无差异(表2)。
表2:金属环扎位置和穿支动脉损伤相关性
当环扎金属钢丝距离5cm时,共12/12例动脉损伤;但距离增大为10cm时,共5/6例动脉损伤,组间比较无差异(表3)。
表3:金属环扎线距离和穿支动脉损伤相关性
图3:a图,三维CT显示股骨部位血供;b图,金属环扎线置入后三维CT检查结果,图示第二根穿支动脉损伤;
c图,横断位CT片,红色箭头示股骨滋养动脉。
图4:a图示股深动脉穿支被第一个金属环损伤,股骨后侧及内侧血液供应减少(上方红色箭头),因股浅动脉和穿支动脉吻合支,仍可出现第四穿支动脉显影(下方红箭头);b图示从股深动脉发出的第一至第四穿支动脉及远端股深动脉(红框区域)。
图5:a图示股骨近端,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液供应大腿前侧及外侧区域,该动脉行走在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损伤概率较小;b图提示旋股外侧动脉降至在置入金属环扎线时损伤概率较小
图6:股骨后侧,图示旋骨内侧动脉,股深动脉,股动脉第一至第四穿支
综上结果,研究者认为钢丝环扎术对股骨血运影响较小,即使出现股深动脉,股浅动脉或穿支动脉部分损伤,仍可通过股骨部位丰富的血管网进行代偿,金属环放置的距离和穿支动脉损伤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