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ne系统评价:颈椎病各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比较

2012-02-07 14:44 来源:丁香园 作者:phdyhm
字体大小
- | +

颈椎病(原文为颈椎间盘突出,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CDH,见后注)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发病仅次于腰椎间盘突出症。CDH的治疗方法和其它脊柱疾病的一样,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但关于CDH治疗方法有效性的研究仍鲜有报道。为此,荷兰学者Lukas Gebremariam等进行了一项系统评价,系统性评估CDH各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Spine杂志上。

作者检索了Cochrane Library, MEDLINE,EMBASE, PEDro与CINAHL几大数据库中2009年2月以来相关的系统回顾以及随机临床试验(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RCTs),并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择相关的研究,评价其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最后共纳入了11项随机对照实验,其中1项为保守与手术治疗有效性的对照研究,其余10项则比较了不同的手术方式的有效性。

结果发现,保守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和理疗)与经皮髓核成形术疗效比较尚缺乏有效的研究证据。而关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应用钛网作为椎间融合器(titanium cage)与ACDF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疗效的对比,以及Bryan颈椎间盘(美敦力公司)与同种异体骨联合钢板对比的研究证据均为中等。在ACD与ACDF疗效的对比中,仍有些证据相互矛盾。而关于其他手术治疗的疗效,或是证据有限,或是缺乏证据。因此,尽管有中等证据支持手术干预,但是缺乏确凿的证据证明哪一种手术方式存在优越性,而BRYAN置换仅在长期有效性上稍优于ACDF。此外,单纯椎间盘切除不植骨,因其手术效果与植骨效果相近,但费用较低、相邻节段蜕变的可能性低,因此更值得推荐。

通过这项研究,使脊柱外科医生对CDH治疗方法有效性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有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CDH治疗效果。

表1. 纳入的RCTs的方法学质量分数(Methodological Quality Scores)

表2. 颈椎椎间盘突出干预手段有效性的证据

表3. 纳入的RCTs的疗效测量指标和测量结果

Evaluation of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for the Herniated Cervical Disc: A Systematic Review.

编者注:原文为“cervical disc herniation”,直译即为“颈椎间盘突出”。然而,在正常人群中,尤其是老年人群中,无症状的颈椎间盘突出并不少见,因此并不能将“颈椎间盘突出”视为一种疾病,而只是脊柱退变过程中的一种病理表现,临床通常也不需要任何干预。这种情况显然与原文不符。参考该研究纳入的相关文献,包括了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等各种类型的颈椎病,因此,这里将该病名以“颈椎病”替代。

编辑: 庞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