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09.12钝钻头相比锋利钻头更容易导致对侧骨孔周围软组织损伤
在美国,每年发生在临床上的医疗差错(medical errors)接近百万例,来自哈佛医疗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骨科领域,每年约有4.1%的住院病人会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其中接近30%的是因为临床操作过程中的疏忽或不恰当引起的。随着人们对医疗质量的关注度提高 ...
-
-
2012.09.11下胫腓分离复位固定术后或需常规行CT评估
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术后长期随访效果踝关节骨折时重建踝关节部位的稳定性非常重要,而下胫腓联合的完整性在踝关节稳定性的维持中非常重要,腓骨的缩短,移位或者是外旋等均可造成踝关节部位的应力集中,造成踝关节功能的不稳定。目前下胫腓联合的解剖重建存在诸多 ...
-
-
2012.09.09四种内固定物治疗髌骨骨折6.5年随访功能效果均不理想
Trauma: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长期随访结果报道髌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通常都是由于暴力撞击等原因造成。因为股四头肌键的强大拉力,在暴力撞击后,髌骨骨折较容易出现分离移位,需要手术介入治疗。手术介入指征为关节面台阶样不平整超过1-2mm,或者是骨折 ...
-
-
2012.09.09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股骨干钢板断裂后骨折不愈合效果良好
股骨骨干骨折在创伤骨科中较为常见,目前临床医生大部分倾向采用髓内钉进行治疗。尽管髓内钉治疗是目前的金标准,但在某些情况下,髓内钉固定并不适合,这时钢板内固定就成为一个治疗的选择。但采用钢板内固定的病人,骨折不愈合及钢板断裂的可能性较大。钢板断裂时往 ...
-
-
2012.09.02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治疗22年随访:保守vs手术
踝关节骨折目前的分类系统较多,较为广泛接受的一个分类标准为Lauge-Hansen分类标准,它将踝关节骨折按照踝关节受损时的位置及旋转角度分为四类:旋前外旋型(pronation external rotation,如图1所示),旋前外展型(pronati ...
-
-
2012.08.28术中三维成像可有效提高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修复效果
当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时,应对其进行固定,以避免形成骨性关节炎,目前尚无所谓的“标准”固定方式,最常用的方法是穿过下胫腓联合的螺钉。进行固定后,可通过术中透视的方法审视踝关节情况,包括前后位、侧位、mortise位(踝穴位),但术中透视足够确保手 ...
-
-
2012.08.28肩关节前脱位复位疗效对比:FARES法 vs Eachempati外旋法
急性肩关节前脱位是骨科外伤中较为多见的疾病。急性肩关节脱位的处理的首要原则是脱位关节的及时复位,目前已经存在的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很多,传统经典的肩关节复位方法包括HippocratesKocher Stimpson and Milch等。近些年发展出的肩关 ...
-
-
2012.08.25近端切口经股骨梨状窝置入扩髓髓内钉损伤臀上神经的机率低
股骨近端锁定扩髓髓内钉是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的金标准。通过梨状肌窝插入股骨干髓内钉可以保持股骨干的对线。传统的股骨干髓内钉切口部位通常在大转子顶点偏头侧2-5cm,这被认为是个安全区域,但这个手术切口在某些肥胖或者肌肉较多的病人中会导致髓内钉插入 ...
-
-
2012.08.22LSC分类与后纵韧带损伤、神经功能损伤及治疗选择无关
LSC(load sharing classification载荷分担分类标准)(详细内容请参见http://www.dxy.cn/bbs/thread/9060307等相关译贴)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载荷分担的分类系统,最初于1994年由Thoma McCorma ...
-
-
2012.08.19转子间骨折髓内钉主钉置于股骨颈轴线中心力学强度最佳
JOT生物力学研究,应用30例合成股骨建立股骨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模型,将头钉置于股骨头不同位置。对样本进行轴向和侧方弯曲及扭转强度和失效载荷的测量,发现股骨转子间骨折拉力螺钉的位置最好在X片正位的下方和侧位的中心
- os
- 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