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10.11脊柱疾病类别和后路融合术中失血量相关
出血是外科医生不能避免的一个问题,在脊柱外科中尤其如此,长节段脊柱外科矫形手术的一个主要风险点在于术中的大量失血,已有研究表明脊柱固定节段的延长会显著增加失血量,因此精细的术前计划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点。而目前脊柱疾病类别和术中失 ...
-
-
2012.10.11SPORT数据结果分析之哪些椎管狭窄患者应该手术治疗?
脊柱疾病患者疗效研究试验(The Spine Patient Outcomes Research Trial,SPORT)结果表明,在椎管狭窄症(spinal stenosis,SpS)群体的临床治疗中,相比非手术治疗方式,采取手术治疗更具有优势。然而,患者的个体特征将会对 ...
-
-
2012.10.07SPINE:空心螺钉联合锁定板固定齿状突骨折得不偿失
Anderson II型齿状突骨折常采用单枚空心拉力螺钉和垫圈固定,尽管大部分报道显示固定效果良好,但仍有报道显示假关节发生率接近20%。内固定失效的主要模式为螺钉从C2椎体切出。随着年龄的增加,C2椎体前侧皮质厚度逐渐降低,因此而发生螺钉切出的风险 ...
-
-
2012.10.05椎弓根螺钉与混合装置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对比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是脊柱外科治疗的难点,因其创伤大,手术难度较高,目前尚只有大型的综合性医院能开展上述治疗。脊柱侧凸经典的治疗方法是使用harrigton钉棒撑开器,该技术可以矫正患者冠状位的成角畸形,但因在撑开过程中容易造成椎板骨折,矫正的角 ...
-
2012.10.03评论:双切口颈椎前路多节段椎间融合固定技术
来自美国美国佛罗里达脊柱外科医生Chin KR等近期在JNS上介绍了一种双切口颈椎前路的多节段融合固定技术,丁香园骨科频道已有相关技术简介(详情请点击这里!!),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神经外科医生Iain H.Kalfas等就该技术进行了点评,现摘译如下:在临 ...
-
-
2012.10.03SPORT数据结果分析之哪些椎管狭窄患者应该手术治疗?
脊柱疾病患者疗效研究试验(The Spine Patient Outcomes Research Trial,SPORT)结果表明,在椎管狭窄症(spinal stenosis,SpS)群体的临床治疗中,相比非手术治疗方式,采取手术治疗更具有优势。然而,患者的个体特征将会对 ...
-
-
2012.09.27依那西普应用可持续性改善晚期重症强直性脊柱炎病情
为期12周的一项开放性临床前瞻实验评价了24周持续性的依那西普治疗持续性改善晚期重症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情的疗效。每周一次的依那西普应用很快能观察到症状和炎性标志物的改善,而且未出现疗效的平台效应。直到依那西普治疗24周后,晚期重症活动性强直性脊柱 ...
-
-
2012.09.24三种前路椎间融合技术治疗退变性颈椎疾病的疗效比较
尽管前侧入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历史已经超过50余年,但在当前的临床实践中仍没有一项为广大脊柱外科医生所普通接受的颈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技术,对于各种颈椎前路融合技术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疼痛的缓解程度,各方报道也存有争议。自体髂骨植骨技术目前仍被认 ...
-
-
2012.09.24SPINE:KTS综合征合并妊娠期截瘫一例
脊柱和脊髓的血管畸形发生率约为2-4%,其造成脊髓损害的机制包括出血、占位效应,以及影响脊髓正常供血。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是一种以皮肤血管瘤、静脉曲张和肢体肥大为表现的先天性血管疾患,最先于1900年被报道,至 ...
-
-
2012.09.23多节段开门式椎板成形术和椎板切除术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脊髓型颈椎病是5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群最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在对这类患者实施颈髓减压手术时,后路开门式椎板成形术和椎板切除术是经常采用的两种手术方式。然而,这两种手术对颈椎干预节段与其邻近节段之间旋转活动的影响尚无相关研究报道。最近,美国爱荷华大学 ...
- os
- 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