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10.08Spine系统评价:脊柱融合术中应用BMP并发症发生率
今天继续我们关注BMP的文献翻译专题。本次编译的文献是SPINE杂志近期在线发表的一篇系统评价文章,由美国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院的学者Kern Singh等人完成。Kern等人经过严格制定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对Medline等在线数据库的全面系统搜索 ...
-
-
2013.10.08应用BMP行TLIF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效果良好
脊柱关节融合术是目前治疗难治性腰椎疼痛的金标准。在过去的数十年间,TLIF手术得到了脊柱外科医生极大的推崇。TLIF手术通过单侧达到脊柱前柱和后柱融合的同时,可以较少的破坏脊柱后路结构,减少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干扰。目前几乎所有的保守治疗策略对单一 ...
-
-
2013.10.07颈椎后凸畸形矫正度与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密切相关
该研究结果表明,局部后凸畸形的矫正角度与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改善预后密切相关,且颈椎前凸的整体实现与患者术后的mJOA评分成正性相关。该研究促进了对行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相关危险因素的进一步认识,有助于脊柱外科医生制定更为安 ...
-
-
2013.10.05AIS术后前胸壁自发性矫正时椎体平移对旋转有拮抗作用
该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后前胸壁外形的自发性调整结果受到术前的前胸壁角、顶椎的位置、椎体旋转的矫正度、顶椎椎体平移的手术矫正比率等多种畸形参数的影响。术前的前胸壁角越小、顶椎的位置越高、椎体旋转的矫正越少、顶椎VT的手术矫正比率越 ...
-
-
2013.10.04老年及ASA分级较高者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并发症多见
该研究结果表明,对行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来说,ASA病情分级、年龄、手术类型、胰岛素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使用、以及围手术期功能状态均为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年龄与ASA病情分级为相关性最强的危险因素。存在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 ...
-
-
2013.10.02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应慎重使用BMP
该研究结果表明,出现临床症状的异位骨化、椎体溶解吸收、假关节形成是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手术中rhBMP-2 的主要并发症,使得患者术后手术翻修率明显增加。而使用不恰当的剂量(小剂量)会显著增加发生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的风险,并给患者及社会造成了严重 ...
-
-
2013.09.30微创直接外侧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良好
自1933年Burns等首次报道了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病人以来,虽经多次改进发展,但仍无法改变传统开放性手术皮肤切口大、出血多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随着微创技术在普外科和泌尿外科的广泛应用,这项技术也被应用到了腰椎椎体间融合的手 ...
-
-
2013.09.29多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应尽早减压治疗
该研究结果表明,椎板切除术联合部分内固定是治疗多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由于患者术前症状持续的时间和术前JOA评分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多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行减压手术治疗。
-
-
2013.09.29成人脊柱畸形翻修手术后再翻修率较高
该研究结果表明,成人脊柱畸形翻修手术的再翻修率较高,最常见的原因主要为假关节形成、内置物突起/疼痛、邻近节段疾病、感染等。但另一方面,直到需要再次行翻修手术时,患者的SRS评分的改善程度仍相当显著。
-
-
2013.09.27侧方腰椎体间融合术后下肢疼痛与前凸矫正量密切相关
该研究结果表明,侧方腰椎体间融合术后患者的确会发生神经功能缺失,但大多数一过性的。侧凸矫正角度以及腰椎前凸增加的角度与术后的运动或感觉神经功能缺失无相关性,但与术后大腿或腹股沟前侧的疼痛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明确侧方腰椎体间融合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 os
- 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