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07.05JOT系统评价: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选择外固定架还是切开复位内固定
随着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理解不断深入,以及固定技术设备的持续改进,外科手术方式也逐渐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开始放弃外固定架(external fixation)而倾向于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 ...
-
-
2012.07.03保留伸肘装置的后正中入路:肱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
通过保留伸肘装置的入路进行肱骨远端关节内和关节外骨折可取的良好的疗效对于肱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而言,理想的手术入路应该能够充分显露肱骨远端关节面,并且应尽可能减少软组织以及伸肘装置的破坏。至于何种入路最为恰当,目前仍存在争议。以往, ...
-
-
2012.07.02转子间骨折PFNA固定技巧
PFNA风险-6定位导针方向-26定位导针方向-27定位点-25复位不良-2复位要求-21复杂复位-13个案-4个案-5骨折远近端互动复位19不需复位x片-10骨折远近端互动复位20骨折远近端互动复位-18骨折复位-7简单复位-9简单复位-12内置物位置 ...
-
-
2012.06.28肩胛骨骨折新版AO分类标准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肩胛骨骨折分型是OTA骨折分类委员会1996年确立,并在2006年进行修订,依据解剖学位置将肩胛骨骨折分成4类:肩胛盂骨折(fracture of the fossa),肩胛骨颈部(fracture of the neck),肩胛骨体部(fracture of ...
-
-
2012.06.20肱骨近端两部分骨折外翻成角移位克氏针操纵杆复位固定技术
在肱骨外科颈的手术治疗中,传统的切开复位固定技术可以较为准确地实现骨折的解剖复位,然而,广泛组织剥离增加了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风险。另外,通常采用的闭合复位手法大多较为粗暴,同样可能会损害骨折部位的血供。在近日出版的J Orthop Trauma中,土耳其伊 ...
-
-
2012.06.19多专业协同有助于减少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
骨科医师改善髋关节骨折预后的努力从未停止,对于手术器械和手术技术,已经有太多太多的讨论和研究,也还会有更多的改进。而手术之外的问题也同样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6月的J Orthop Trauma杂志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的Christopher J. Dy等介绍了其 ...
-
-
2012.06.17Injury综述:股骨转子间骨折稳定性的概念及髓内固定方式的演变
简介髋部关节外骨折指发生于股骨颈关节囊附着部以下至小转子下缘为止区域的骨折,临床上通常称其为转子间骨折或转子部骨折。据估计在美国每年大约有250 000例髋部骨折病例发生,其中半数为转子间骨折。成功地治疗转子间骨折不仅有利患者本身健康,而且有助于减 ...
-
-
2012.06.17J Orthop Trauma:点式复位钳避免辅助切口小技巧
骨把持器(Bone tenaculums)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常用的操作工具,它可以为胫骨平台、股骨远端髁间等骨折的手术提供临时固定,以便进行后继螺钉、钢板等固定物的置入。另外,它也能在复位时通过自身的收紧提供所需的压力复位骨折。如果术中骨折充分切开 ...
-
-
2012.06.16临时血流阻断有助于减少骨盆骨折术中出血
骨盆或髋臼骨折伤后及术中往往伴随大量失血,有研究表明,在伤后最初72小时,有55%的患者需要输血,34%的患者输血量超过6单位。目前普遍观点认为:异体输血不仅具有一定风险,还可能因为患者个人的原因无法应用,而自体输血并不一定能减少异体输血的可能性。对 ...
-
-
2012.06.15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卧床休息并无必要
对踝关节骨折病人而言,无论术前或术后,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可以减轻软组织水肿,改善软组织条件,为手术或术后伤口恢复创造便利,这个已经成为骨科医生的共识。但目前并没有很明确关于该类处理措施有效性的报道,并且既往有手外伤术后患肢抬高,减少皮肤血运,从 ...
- os
- 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