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肱骨外科颈的手术治疗中,传统的切开复位固定技术可以较为准确地实现骨折的解剖复位,然而,广泛组织剥离增加了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风险。另外,通常采用的闭合复位手法大多较为粗暴,同样可能会损害骨折部位的血供。在近日出版的J Orthop Trauma中,土耳其伊斯坦布尔Acibadem Kadikoy 医院骨科的Mustafa Seyhan, MD等介绍了一种科氏针操纵杆复位固定技术,以便于更为简单地实现肱骨外科颈骨折的骨折端的复位。
适应症及禁忌症
根据Neer分型,该术式适应症包括肱骨外科颈的两部分外翻成角移位骨折,骨折移位大于1cm,成角大于45°。闭合复位经皮科氏针固定的先决条件是患者能够耐受全麻,肩部皮肤无损伤或损伤较轻。
经皮技术的禁忌症包括骨折脱位,肱骨头劈裂骨折,内翻成角,肱骨近端两部分骨折累及大结节。
准备工作
患者取沙滩椅位、患肩休息位置于手术床上,全麻下实施手术。这一体位有利于应用X线透视增强器。放置C臂后透视的正位及腋位相应清晰可见肱骨近端图像。
置针技术
患肩内收位,纵向牵引上肢以利于骨折复位。避免对骨折部位直接加压等操作,应特别注意不要发生重力所致的肱骨干后垂。通过调整C臂位置确定骨折对线情况,而不要旋转肱骨进行检查。插入科氏针,作为操纵杆调整骨折复位。作者应用的是4枚2.5-mm非螺纹科氏针(类似于别针的原理)。第一枚科氏针为复位针,第二枚为防旋针,第三、四枚为稳定针。
复位针
根据骨折的移位方向,可于前侧、后侧或外侧插入科氏针,对肱骨头-干实施复位。复位针也可根据矢状位的骨折成角放置在不同的位置。第一枚2.5-mm非螺纹科氏针经近端骨折块插入肱骨干,科氏针紧贴骨壁,使之在骨折部位产生两点折曲效应,这样可使术者对肱骨头的复位变得更容易,并维持在解剖位置(图1)。
图1.根据肱骨头移位方向,将用于复位的科氏针从前侧、后侧或外侧穿入,完成肱骨头-干复位。
防旋针
第一枚复位针穿入后,平行于第一枚针穿入第二枚针。如果复位针位于前外侧,那么防旋针应置于后外侧,反之亦然。复位针与防旋针的穿入深度都应位于骨干中段水平(图2)。
图2.平行于复位针插入防旋针。复位针与防旋针的穿入深度都应位于骨干中段水平。
稳定针
最后穿入两枚带螺纹的稳定针。稳定针应经大转子越骨折线斜行插入内侧皮质骨中(图3、4)。整个手术的平均时间为30分钟。
图3.将第一枚稳定针应经大转子越骨折线斜行插入内侧皮质骨中。
图4.穿入第二枚稳定针以进一步稳定骨折复位。
图5.术中C臂透视图像及术后4周X线图像所示,复位针、防旋针及稳定针穿入位置。(1) 复位针; (2)防旋针; (3) 稳定针.
术后处理
患臂悬吊制动3-4周。疼痛及肿胀消退后即可行肩部被动摆动训练。术后1、3、6周行临床及影像学评估。术后4周取出复位针和防旋针。术后6周,影像学检查证实骨折愈合后取出稳定针。术后2个月,逐步加大肩部活动范围,并进行旋转功能锻炼。
作者采用该技术共治疗外科颈两部分骨折患者36例,术后平均38个月随访显示,所有病例骨折均获愈合,Constant评分结果表明,21例(58%)优,9例(25%)良,6例(17%)可。作者认为,该技术对于存在外翻成角畸形移位性肱骨外科颈两部分是一种合理的手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