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12.03裴福兴教授:关于人工关节假体磨损的问题
-
2011.12.03田伟教授:计算机三维导航系统在骨科的应用
田伟教授:医学博士田 伟教授医学博士,教授,一级主任医师。目前职务: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院长,脊柱外科主任。主要学术团体兼职: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药学会计算机辅助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 ...
-
2011.12.03戴尅戎院士:金对金人工关节过敏的相关问题
对于MOM人工关节金属过敏,大家过去认为其发生率很低,可能约在1/100到1/1000之间。实际上如果去检测一下,会发现有金属过敏阳性实验结果的,最高可达10%...
-
2011.12.03陈百成教授:关节镜热点问题
关节镜相关热点问题:解剖重建、单双束重建的选择、保殘重建等
-
2011.12.02戴尅戎院士:关节置换术后金属过敏的诊治难点与对策
戴尅戎院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职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骨与关节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教育部数字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转化基地主任。业务特长:骨-肌系统创伤与疾病;骨与软骨再生;人工假体与 ...
-
2011.12.01固定平台vs移动平台全膝关节置换(二):最新Meta分析结果
固定平台假体全膝关节置换(TKA)在过去的30多年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优良的效果,目前国内临床应用中也仍以固定平台为主流。活动平台假体设计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该假体设计寄希望解决固定平台设计中聚乙烯垫片磨损和假体松动的问题。移动平台假体聚乙烯垫片 ...
-
2011.12.01固定平台vs移动平台全膝关节置换(一):长期临床及影像学疗效的比较
有研究报道称,固定平台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10-15年的假体存活率达到约95% 。移动平台型假体的应用晚于固定平台型假体,两种假体设计均尤其一定的优缺点,临床疗效的报道也不甚一致。一些研究认为移动平台型假体优于固定平台型假体,而有的研究则认 ...
-
2011.11.26全膝关节置换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长期生存率高于后稳定型假体
尽管临床研究显示膝关节置换时采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PCR)假体和后稳定型(PCS)假体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理论上两种假体各有其优缺点,到目前为止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一种假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另一种。此前相关研究多数着眼于比较两种假体动力学方面 ...
-
2011.11.25术中对下胫腓联合稳定性的评估可靠吗?
下胫腓联合损伤在踝部骨折病例中比较常见,多数学者主张根据术中Hook试验及外旋应力试验来判断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不稳定者再行固定。那么,Hook试验和外旋应力试验的敏感性到底如何呢?近期的JBJS上发表了芬兰的Harri Pakarinen等人的研 ...
-
2011.11.24背侧和内侧钢板联合固定治疗复杂的尺骨近端骨折
鹰嘴骨折脱位作为一种复杂的尺骨近端骨折,常常累及冠突,可形成向前脱位,亦可形成后向脱位。向前脱位多引起冠突的简单骨折,而向后脱位常合并大块且粉碎的冠突骨折。临床上,单纯通过背侧钢板螺钉很难固定冠突骨折块。最近,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的D. Ring等提 ...
- os
- 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