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带骨化(OPLL)特点为韧带组织异位成骨,常引起椎管狭窄,为导致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原因之一。该类患者常需行手术减压,一般可选前路或后路建议术。颈椎椎板成型术为后路建议手术之一,易于操作,常用于多节段颈椎压迫。也是目前很多中心治疗颈椎OPLL的首选手术方式。
本研究作者改进了最初Hirabayashi报道的椎板成型术,采用en bloc单开门椎板成型术治疗颈椎OPLL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一些患者长期随访神经功能加重。
为探讨治疗该类患者的手术方案,日本富山大学医学院骨科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提示颈前路减压术可挽救颈椎OPLL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型术后神经症状加重的患者,文章于2014年6月发表在Spine J上。
该回顾性病例分析共纳入144例颈椎OPLL行颈后路单开门en bloc椎板成型术的病例,平均年龄59.6岁,随访时间3年以上。手术方法为颈后路左侧开门,右侧为门轴,以切除的棘突或人工骨置于开门侧3个椎板处,以编织尼龙丝线固定。颈椎不稳者辅以门轴侧植骨。
神经功能评分通过JOA评分评估(表1),并计算神经功能恢复率。OPLL的诊断基于CT和MRI,分型依据日本公共卫生和福利部脊柱韧带骨化研究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分为连续型,节段型,混合型及其它型。OPLL加重定义为长或宽增加2mm。颈椎曲度以C2、C6或C7椎体下缘线的角度加以评估。
表1脊髓型颈椎病改良的JOA评分标准
11例患者因神经功能加重而行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固定术,平均年龄56.1岁。考察的因素包括: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JOA评分和愈合情况。平均随访4.3年。将此组患者与不需行前路减压的133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颈椎OPLL行颈后路椎板成型后术后JOA评分在术后第一年改善最快,术后5年逐渐提高,10年后轻度降低(表2)。JOA评分中肢体运动、感觉、躯干和膀胱功能均有改善(表3)。
表2 颈椎OPLL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型术前术后JOA评分。
表3 颈后路手术术前术后JOA评分项改善情况。
11例患者神经功能加重(表4),其中6例的前路减压手术在本中心做(图1),其余5例在外院做。一侧上肢的严重疼痛和脊髓压迫症状为行前路减压术的最典型的症状。混合型OPLL比率高(8/11,表5)。在行前路减压术后,JOA评分均有改善(表6)。
表4 颈后路减压术后需行颈前路减压术的病例情况。
图1 在本中心行前路减压术病例的时间点。
表5 行前路减压术与未行者OPLL类型的对比。
表6 133例颈后路减压术和11例颈后路减压术后再行前路减压术病例的分析。
上述结果显示,对于颈椎OPLL的患者,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对于随访期出现神经功能加重和新发症状者,前路减压融合术可以作为挽救疗法。
典型病例:
病例1
54岁男性,颈椎混合型OPLL行C3-7后路椎板成型术,随访期C3-4OPLL进展,左前臂剧烈疼痛,JOA评分从15降至12。术后8年行前路C3-5减压,C4次全切除,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固定术。术后症状消失(图2)。
图2 病例1:左图:术后即刻X线片。中央:术后4年,C3-4水平OPLL进展(箭头)。右图:C3-5减压,植骨融合术后,C3-4OPLL切除。
病例2
42岁女性,连续型OPLL,行C2-5后路椎板成型术。术后因车祸脊髓型颈椎病加重,JOA评分从16降至14。术后6月行C2-5前路减压,症状改善(图3)。
图3 病例2:左图:术前侧位片可见C2-4巨大OPLL。中央:C2-5后路椎板成型术后1年侧位片。右图:C2-5前路术后侧位片,C2-4的OPLL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