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型颈椎病应首先尝试物理治疗

2013-10-16 21:37 来源:丁香园 作者:phdyhm
字体大小
- | +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其病因可为骨赘挤压、急性外伤、慢性劳损、关节囊松弛后小关节错位及椎体异位等。骨性和软组织因素造成椎间孔缩小,神经根受压水肿、炎症、粘连等。对于经正规非手术疗法3个月以上无效的患者,或虽非手术疗法有效,但由于症状反复发作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ACDF)是目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术式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Smith和Robinson首次报道以来,ACDF经过半世纪的发展已被视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金标准”。

然而这一“金标准”却仍缺乏有力的直接证据支持,因为以往的研究要么缺乏非手术对照组,要么是非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而证据等级低。为此,瑞典学者Markus Engquist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行ACDF加物理疗法与单独行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在该研究中,研究者将6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接受ACDF手术后再行物理治疗,称为手术组,另一组患者不采用手术治疗而只采用物理治疗,称为非手术组。共有31例患者被随机分配至手术组,而非手术组患者为32例。

物理疗法内容包括一般的与特殊的功能锻炼,以及缓解疼痛的相关处理。患者均随访24个月以上,主要评价指标包括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颈部与手臂疼痛强度的VAS评分,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评价。

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DI评分,颈部与手臂疼痛的VAS评分较基线时均显著降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之间的NDI评分、手臂疼痛的VAS评分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手术组患者的颈部疼痛VAS评分明显小于非手术组患者。

在术后随访的第12个月时,手术组中有87%的患者评价自我的症状要好于/明显好于术前,而非手术组该类患者的比例只有62%,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至术后随访第24个月时,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这一比例分别达到81%与69%,两组患者之间已无显著性差异。


图1 研究设计流程图


图2.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随访时的NDI评分(A)、颈部疼痛强度的VAS评分(B)、手臂疼痛强度的VAS评分(C)

表1.患者随机分组前的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

表2.参加研究的患者以及37例完成了基线调查问卷但拒绝参与研究的患者其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

表3.不同随访时间点NDI与疼痛强度VAS评分相对于基线的降低程度

表4.患者的整体状况评价

该研究结果表明,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而言,手术干预结合物理治疗可以在术后第一年的时间里迅速缓解症状,其中颈部疼痛与整体健康状况改善程度要优于非手术组。然而至术后第二年时,两组患者之间的疗效差异减小并消失。因此,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考虑手术治疗之前应首先尝试较系统的物理治疗方法。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庞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