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技术
术前拍摄髋关节正侧位片,确定内置物的大小、股骨颈的截骨水平以及转子下截骨的水平(图3)。根据术前计划,髋臼假体应置于真正的髋关节解剖中心,预先设计股骨元件的位置,使得股骨颈截骨在临近小转子1cm位置。如果模板测试提示髋关节复位将导致患肢延长超过3-4cm,那么就应做好转子下截骨短缩的准备。预计转子下截骨的长度应等于患肢延长的长度,延长长度不应超过4cm(通常应小于4cm)。应预先确定转子下截骨的平面远离无骨水泥假体的干骺端,但也不宜太远,以便牢固地固定内置物,同时稳定截骨部位。
图.3 X线片显示术前的准备步骤(正如文中所描述的)。黄线表示预计截骨部位。
患者取侧卧位。盆腔支架牢固固定骨盆,肩部顶点及髂棘高点与手术床的长轴方向一致。坐骨神经检测仪根据手术医生的判断置于末端。
采用髋关节后侧入路显露股骨近端部分。根据预先的设计进行股骨颈截骨(图4)。用尺子测量股骨颈截骨部位与小转子近端以及股骨头中心点远端的距离。在进行截骨前,先对股骨进行扩髓(图5)。假体远端紧密压配使内置物和截骨部位获得良好的旋转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图.4 根据术前计划进行股骨颈截骨,距离小转子近端约1cm。
图.5 在进行初次股骨截骨之前先进行股骨扩髓。手术过程中,对于大多数病例,近端骨块可用近端三角形或圆柱形内置物套筒的扩髓器进行扩髓。如果股骨存在明显畸形,则需完成截骨以后再进行股骨远端扩髓等准备。
分离牵开股外侧肌短头显露股骨转子下的骨干。根据术前计划在距大转子顶点下10cm处横行截断股骨近端(图6)。
近端股骨骨块从前方移除,然后通过圆韧带及横韧带作为解剖标志来确定真臼的位置。将股骨向前推移显露真臼(而不是剥离除外展肌以外的其他软组织,然后再以外展肌蒂为支点将近端骨块向头侧旋转),这样保留了近端骨块的血供并能促进截骨部位的愈合以及使骨长入内固定物。髋臼边缘可能有部分骨质生长过快甚至可能形成毛刺。由于髋臼非常小,因此多数病例都选用小直径髋臼(<50 mm)。当合并高位脱位时,外侧的骨质通常比发育不全的真臼更好,因为股骨头(更加靠上)没有侵蚀解剖髋臼窝周缘的骨质(图7)。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在正常解剖位置或附近放置小臼杯,加深内侧壁,以获得充分的侧方覆盖。如果这种方法行不通,我们倾向于用患者自体股骨头上外侧的骨质进行移植以增厚髋臼。髋臼的准备采用小号的髋臼锉,需特别注意的是,应避免前壁和内侧壁打磨过度。后柱骨质相对较厚,因此打磨后可增加假体的骨性覆盖。用最后一个尺寸的髋臼锉反钻,扩大压实髋臼以保留骨量,而不是去除骨质。当完成髋臼准备后,打压置入髋臼假体并采用辅助螺钉固定。
图6 根据预先设计完成近端股骨截骨。注意使用电刀烧灼出痕迹标记股骨的旋转位置,以便判断初始的旋转对线。尽可能保护软组织附着。
图7 为了获得髋臼的显露,先进行转子下截骨,然后将股骨近端推向前方以充分显露真臼。在多数情况下,适当松解附着在股骨近端的臀大肌有利于向前推移股骨近端。多数病例的髋臼都较小且发育不良。图示小的发育不良的原始髋臼窝中存在较好的外侧骨质。
(下页精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