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10.08人体标本研究表明三维CT定位有助于提高前交叉韧带止点重建的准确性
准确的前交叉韧带止点定位对交叉韧带止点的重建非常重要。重建交叉韧带止点的偏移对患肢的术后功能影响非常大,可能造成患肢的屈伸功能及旋转不稳定性。目前临床上进行交叉韧带重建时术前往往借助三维CT的胫骨平面像及股骨内旋45度像对交叉韧带止点进行辨别, ...
-
-
2012.10.08真空负压吸引装置可有效地减少胫骨开放性骨折深部感染发生率
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较闭合损伤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最为常见的为深部组织感染及骨折不愈合。即使在医疗技术持续发展的今天,深部感染的发生率仍维持在10-20%的较高水平。而过去15年间真空负压吸引装置(VSD)作为浅表软组织开放性损 ...
-
-
2012.10.07J Hand Surg:闭合复位经皮科氏针固定中节指骨颈部骨折的手术技巧
中节指骨颈部骨折临床上相对少见,其闭合复位失败者多需手术治疗。闭合复位经皮科氏针固定是治疗这类损伤的常用手术方式之一,但如何通过穿入的科氏针维持骨折的复位稳定是该技术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近日,美国纽约大学关节病医院骨科Nader Paksima DO MP ...
-
-
2012.10.05RCT研究表明移位性锁骨干中段骨折采用手术治疗骨折愈合率更高
传统意义上,锁骨干中段骨折多采用臂部悬吊制动的保守治疗。目前,临床上更多的骨科医生更多对其实施手术内固定治疗,以便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对于锁骨干中段骨折的治疗,非手术治疗与内固定手术治疗何种效果更佳,相关随机性对照研究很少见诸报道。最近,芬兰赫 ...
-
-
2012.10.03MRI前瞻性研究提示过往对腕关节损伤认识存在不足
MRI前瞻性研究提示过往对腕关节损伤认识不足在临床实践中经常碰到腕关节损伤的患者,急性腕关节损伤诊断的流程包括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大部分患者腕关节疼痛,肿胀较为明显,但在常规X片下无明显的骨折证据。临床医生习惯将常规X片阴性但有临床症状的患者 ...
-
-
2012.09.29骨折病人骨质疏松的继发因素
在过去的数十年内,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发病率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老年患者脆性骨折发生率在逐步增加。已有多个研究报道了脆性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维生素D缺乏,高甲状旁腺功能,肾功能障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糖皮质激素使用病史等,这些研 ...
-
-
2012.09.29英国大创伤预后衡量指标共识
英国国家医疗体系(NHS)将患者大创伤后的功能预后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但目前英国国内尚无关于这类疾病创伤预后相关因素的权威性指导意见,为了符合NHS的相关要求,英国国内的顶尖学者专门召开会议,就患者大创伤后预后衡量指标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和分析 ...
-
2012.09.27儿童肱骨髁上移位骨折早期和延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别
儿童肱骨髁上移位骨折临床实践中推荐尽早进行骨折复位固定以减轻软组织肿胀及神经卡压症状。近期来自英国的学者就115例儿童肱骨髁上移位骨折早期(12小时内)和延迟(12小时后)治疗的相关并发症和预后进行对比分析,将相关结论摘要发表在injury杂志上 ...
-
-
2012.09.26病例报道:儿童下肢创伤后腘窝部位血管损伤
儿童创伤后合并血管损伤的发生率较低,报道发生率约在0.6%,其中腘窝部位血管损伤只占5%,鉴于儿童的表达能力,当他们发生血管损伤较难以诊断,延误诊断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目前关于儿童腘窝部位血管损伤的报道较为少见,同时目前已成熟应用于成人血管诊断和治疗 ...
-
-
2012.09.26短节段长骨骨折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强度:单枚宽钢板 vs 两枚窄钢板
在股骨、胫骨或肱骨骨折的钢板固定治疗中,采用的钢板型号通常为4.5mm直径钢板,并要求在骨折两端应用3-5枚经钢板螺钉进行固定。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骨折两端用以置入螺钉的长度太短,此时采用4.5mm直径钢板固定时,钢板两端置入的螺钉数量会不能达到3枚 ...
- os
- 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