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的低能量股骨骨折,包括近端(1年内20%~30%)、远端(1年内23%)和中段骨折(1年内21%),都有着相对较高的死亡率。目前的研究评估了所有患者发生股骨创伤后的死亡率,但是并没有研究关注60岁以上患者的死亡率。随着老年人创伤发生率的增加,关注这类人群高能量股骨骨折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来自斯科特&白色纪念医院的Patel等人研究了60岁以上人群高能量股骨骨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寻找出决定性的影响因素。他们的研究要点为:⑴60岁以上的高能量股骨骨折的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6个月内及1年内是否存在死亡率;⑵60岁以上、伴或不伴高能量股骨骨折的患者的病情是否存在差别(如并发症的发生,进入ICU或住院天数,出院去向,伴随长骨骨折以及外科手术干预)。
本研究回顾了2004至2010年间股骨近端、中段、远端骨折的60岁以上的患者,所有患者都曾遭受到暴力损伤机制。排除标准为:特殊的损伤机制(如贯穿伤),外伤性脑损伤和脊髓损伤的病例。
对照组的入选患者为:60岁以上无股骨任何位置的骨折患者。实验对照组的患者根据性别和ISS评分进行分类。
研究的统计主要结局预后指标包括:住院期间、6个月内和1年内的死亡率。回顾医疗档案上的死亡日期或最近的就诊日期来辨别入院后的死亡率。次要结局预后指标包括: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包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等),ICU和总住院时长,出院去向,伴有骨折的分布情况和手术干预的类型。
表 1 股骨骨折组和对照组之间的人口统计学比较
本研究共有242例患者(见表1)。两组间的年龄、性别、ISS评分、基础疾病率和损伤机制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中,大部分病例出院后回家休养(45%),股骨骨折组病例大部分(32.3%)出院后转入康复中心(见表2)。对照组中,18.6%患者伴有长骨骨折,40.11%患者伴有非长骨骨折,41.2%患者不伴有骨折。而股骨骨折组中相应数据为38.5%、24.6%和36.9%。
表 2 股骨骨折组和对照组之间住院期间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本研究中住院期间患者死亡率为9.9%。60岁以上老年患者伴或不伴高能量股骨骨折在住院期间,6个月,1年内的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8例股骨骨折组患者(12%)和16例对照组患者(9.1%)住院期间死亡(p = 0.45)。
Kaplan-Meier评估法显示21例患者6个月至1年内的死亡率在两组之无统计学差异。高能量股骨骨折的患者在6个月和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5%和85%。对照组相应的生存率为86%和86%。两组ISS评分和年龄与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密切相关。
高能量股骨骨折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5%,比对照组高(24.3%)。两组平均ICU住院天数分别是4.5天和3.21天。股骨骨折组平均总住院天数为11.2天,对照组为7.7天。
本研究得出的结果是:高能量股骨骨折不会影响患者住院期间、6个月、1年的死亡率。但是,这类骨折的患者会产生更多的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出院后更倾向于去康复中心继续治疗,而且伴随长骨骨折的发生率也较高,更多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