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是以脊柱退行性病变为主因的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neurogenic intemittent claudication, NIC),症状多随着腰椎后伸时加重,屈曲时缓解。
LSS是源于腰椎管的结构性改变,任何导致腰椎管容积减小的结构性变化,均可能使硬膜囊受压,出现马尾神经及相应的神经根症状。
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多为脊柱退变造成的继发性狭窄,而非单一因素所致,常伴有骨关节的退变增生肥大、韧带增生肥厚、椎间盘的退变突出等,个别还伴有椎体滑脱。
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以手术减压为主,传统的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可达到彻底减压的目的,但其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往往部分患者术后出现顽固性的腰痛。也正因为减压切除一部分骨质后可能造成腰椎的不稳定,因此常需要进一步的植骨融合固定。但行植骨融合术使得手术复杂化,延长了手术时间并增加了创伤。
此外,脊柱融合固定所产生的异常应力集中于邻近椎间盘及关节突,导致邻近未融合节段的运动范围异常增加及相关病理性变化,使患者术前症状复发或出现新的症状,一些患者不得不再次接受手术治疗。
因此,有人提出了非融合固定的概念,也称为动态固定系统。所谓动态固定系统就是在不植骨融合的情况下,帮助脊柱运动节段运动和改变符合力学传递的内固定系统。
非融合固定系统可有效改善腰椎节段间的应力传导,从而缓解疼痛并预防邻近关节退变的发生,其远期效果在于异常活动被控制后,椎间盘在动态固定保护下可以自身修复或延缓退变。理想的非融合固定系统符合生物力学原理,能够保证正常的脊柱稳定性,并最大限度的恢复节段间的活动度。
近10余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相继使用非融合固定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虽然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器械在治疗机制上具有完备的生物力学基础,也没有强有力的临床证据证明其有效性,但绝大多数临床结果显示,非融合疗效与传统融合术相当,并且创伤小,不会增加邻近节段继发退变等风险。
X-STOP系统是美国弗朗西斯医疗技术公司于2001年开发的专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一种动力性稳定装置。X-Stop系统是一种钛质棘突间内置物系统,由椭圆形衬垫(中轴)、组织扩张器以及两侧的挡翼组成,其材料为钛合金。
术中将X-Stop系统置入棘上韧带和黄韧带之间,其挡翼可以防止前移,棘上韧带可以为器械提供遮挡,防止其后移。它分散了椎体间的压力,使腰椎处于轻度屈曲位并限制伸直,允许患者保留一个相对正常的体位而非过度的屈曲。
虽然它并没有同棘突等骨质相连接,但是衬垫可在矢状面上限制脊柱的活动,它的置入起到稳定脊柱的作用。同时,由于腰椎管和椎间孔在伸直位变得狭窄而在屈曲位扩大,所以置入后能减轻腰椎管狭窄的症状。
目前,关于X-Stop系统还存在争议,缺乏中远期的疗效观察。Zucherman等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表明,使用X-Stop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大大优于保守治疗。但X-Stop系统治疗与椎板切除减压治疗之间是否存在疗效差异目前仍缺乏直接的前瞻性随机研究证据。
为此,瑞典与埃及学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探讨采用X-Stop系统与椎板切除减压术两种方法治疗伴有NIC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该研究纳入了100例伴有NIC的单节段或双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100例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入X-Stop系统组与椎板切除减压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通过MRI诊断为单节段与双节段的LSS,但L5-S1节段除外;患者出现6个月的NIC病史;年龄大于40岁。
排除标准为:患者有脊柱手术病史;患者伴有感染,骨质疏松以及其它恶性疾病等。这100例患者的年龄为49-89岁,平均为69岁,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X-Stop系统手术置入采用在局部麻醉条件下进行,而椎板切除减压手术则是在全麻条件下进行。
除了手术并发症以外,所有的手术疗效比较参数结果均由患者通过完成各种问卷调查量表所获得。患者在术前以及术后的第6、12、24个月时分别完成Zurich跛行调查(ZCQ)量表,瑞典国家脊柱登记系统调查量表。
瑞典国家脊柱登记系统调查量表包括了患者术前与术后的各种基本信息,除了年龄、性别、吸烟习惯、工作环境、止痛药的使用情况、跛行的距离等,还包括腰腿痛的VAS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SF-36量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等诸多量表信息。
采用意向治疗分析(intention to treat analysis, ITT)与接受治疗分析(as-treated analysis,AT)两种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对手术疗效的满意度。
表1.患者术前的人口统计学资料
表2.手术治疗的相关数据
表3.手术节段的统计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各项评价指标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第6、12、24个月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术后结果之间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板切除减压组有3例(6%)患者需进一步的手术治疗,而X-Stop系统组有13例(26%)患者需再次接受手术治疗。ITT分析与AT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对手术疗效的满意度基本相同。
表4.术前与术后第24个月时的(腰腿痛)VAS评分结果
表5.术后第24个月时ZCQ量表的ITT与AT分析结果
图1.各随访时间点ZCQ量表中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结果
图2.术后第24个月时ZCQ量表中患者满意度的箱形图
图3.术前与各随访时间点ZCQ量表中症状严重程度的调查结果
图4.术后第24个月时ZCQ量表中症状严重程度的箱形图
图5.术前与各随访时间点ZCQ量表中身体机能的调查结果
图6.术后第24个月时ZCQ量表中身体机能的箱形图
图7.术前与各随访时间点患者腿痛VAS评分结果
图8.术前与各随访时间点患者腰背痛VAS评分结果
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伴有NIC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采用X-Stop系统与椎板切除减压术两种方法的手术疗效相当。但采用X-Stop系统治疗的患者可能会有较大的再次手术风险,因此采用X-Stop系统对于伴有NIC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并不是首先的治疗方法,应酌情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