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下肢骨折后骨密度18个月即可完全恢复

2013-08-16 12:55 来源:丁香园 作者:zhanghaisen
字体大小
- | +

小腿或足踝骨折后,由于制动或限制负重等原因,下肢的肌肉萎缩、功能受限以及骨密度丢失在一段时间内往往难以避免,而下肢骨密度的丢失是导致患者发生继发性骨折的潜在原因之一。

成人患者下肢骨折后骨密度的恢复时间往往需要数年,甚至难以完全恢复。青少年下肢骨折患者的骨密度恢复情况如何,目前少有研究报道。

近日,瑞士日内瓦大学医院儿童及青少年科Dimitri Ceroni, MD等通过一项前瞻性病例观察研究,对青少年下肢骨折患者骨密度的恢复时间情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一期的J Bone Joint Surg Am上,该研究的证据级别为预后性研究I级。

在该研究中,作者共征募了50例青少年小腿或踝部骨折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石膏固定治疗。在四个时间点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评估患者全髋、股骨颈、整个下肢以及跟骨的骨密度值,四个评估时间点分别为骨折损伤时、取下石膏时、6个月及18个月随访时。

另选取50例非骨折健康者作为配对对照,配对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以及种族等。通过统计分析,比较骨折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以及骨折组内损伤侧与非损伤侧之间的骨密度测量值差异。

表1.骨折损伤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基线水平的年龄和人体测量学数据比较

数据结果显示,在石膏固定取下时,相比非损伤侧,损伤侧下肢各部位的骨密度值显著更低,二者的差异范围分别为6.2%-31.7% 。与之结果相似,存在骨折损伤的青少年患者其损伤侧下肢的骨密度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在6个月随访时,在骨折损伤组中,损伤侧与非损伤侧之间的骨密度值差异依然存在,而骨折损伤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骨密度值差异只存在于股骨颈部位。在18个月随访时,无论组间,还是组内两侧下肢之间,四个部位均未检测到骨密度值差异。

该研究表明,青少年下肢骨折损伤后损伤侧肢体会出现明显的骨密度丢失,骨折部位、肢体远端及近端均会累及,这种骨密度的丢失通常在损伤后18个月可恢复至正常水平,相比成人患者恢复更快。

表2.每次随访时骨折损伤侧与对侧健康下肢之间的骨密度差值及配对比较

表3.每次随访时骨折损伤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骨密度差值及配对比较

Recovery of Decreased Bone Mineral Mass After Lower-Limb Fractures in Adolescents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orthop00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