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2017-01-24 23:15 来源:丁香园 作者:徐文南
字体大小
- | +

经前路多节段椎间盘切除融合术被认为是多节段颈椎病和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标准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减压效果,并且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良好。

然而,经前路多节段融合术后会显著降低颈椎的生理活动度,同时会改变邻近节段的运动水平,增加生物力学应力;同时也可能会加速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而与之相对的颈椎间盘置换术旨在尽可能多地保留手术部位和邻近节段的生理活动度,这种非融合治疗措施也许会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办法。

来自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的任先军教授等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研究。他们认为在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问题上更推荐使用椎间盘置换结合颈椎融合的办法,文章发表在近期的 Clincal  Spine Surgery 上。

该研究对 26 例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了单一节段椎间盘置换结合相邻节段融合的治疗方法。其中男性 17 例,女性 9 例,年龄在 35 岁至 63 岁之间(平均年龄 47 岁)。

椎间盘突出位于 C4/C3、C4/C5 有 1 例,C5/C4、C5/C6 有 11 例,C5/C6、C7/C6 有 7 例,C4/C5、C6/C7 有 3 例,C5/C4、C5/C6、C7/C6 有 4 例。有 12 例患者是脊髓型颈椎病,14 例是神经根型颈椎病。

通过术后动态 X 线摄像来观察植入椎间盘的稳定性及活动范围、cage(骨圈/钛网)的融合及移位情况。根据日本骨科协会评分(17 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和 Odom 标准评价其临床症状和神经系统功能结果。

手术技巧

395189972074305156.jpg553380773338354698.jpg544202771266463453.jpg167618502428559698.jpg
图 1  患者体位及手术入路示意图

患者仰卧位并维持颈椎生理性前凸的位置,经标准颈前入路进行椎间盘切除术。对于椎间盘置换术来说,需要清理所有椎间盘组织及软骨终板,位于椎体后缘的骨赘也应全部去除。如果后纵韧带破裂的话,需要切除后纵韧带并将游离的椎间盘取出。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进一步切除增厚的后纵韧带会获得更好的减压效果,最后植入相匹配的 Bryan 椎间盘假体。

而对于需要进行融合的颈椎节段,同样经标准颈前入路首先切除椎间盘组织,并完全切除骨赘和后纵韧带。然后仔细处理椎体终板以便与融合物表面良好贴合,应注意保留尽可能多的皮质骨。

通过试模选择型号合适的 cage,将来自减压处的自体骨组织放入 cage 中,最后植入 cage。其中有两名患者从减压处未能获得足够的骨组织,需要通过微创的办法在髂嵴处获取额外的移植骨块。

术后管理

患者可在术后第 2 天下地,在术后 1~2 天拔出引流管,在术后最初 3~4 周使用颈托固定。可以允许间歇性的颈部屈伸功能锻炼,这样做有助于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恢复颈部生理性活动。

所有患者在术后 10 天内需要每天使用塞来昔布 200 mg。在随访过程中定期复查动态 X 片。

影像学测量

每次随访都拍摄动态 X 片和颈部屈伸位 X 片以便观察植入部位假体的稳定性和颈椎的活动范围(ROM)。

以 Cobb 法对测量 ROM,以 Goffin 等和 Bryan 等制订的标准评价假体的移位程度,以 BSF 标准评价 cage 的融合程度,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是否有连续性骨小梁穿过 cage-终板界面、以及终板周围是否有 X 线透亮影。

结果

该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单一节段 Bryan 椎间盘置换术和邻近节段 cage 融合术。其中,有 23 名患者的置换节段与融合节段相邻,另外 3 名患者不相邻。随访时间为 24~47 个月。

所有置换的 Bryan 椎间盘均获得了良好的稳定性,椎间盘置换患者的术后平均 ROM 是 9.5°。所有以 cage 融合的患者均获得了稳定的融合,术后未发生 cage 下沉或移位。

最后一次随访时发现:日本骨科协会评分(17 分)从 9.2 分提高到了 13.5 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从 40.8 分降低到了 28.5 分,根据 Odom 标准评价的临床成功率为 84.6%。

图片1.png
图 2  42 岁女性患者,患脊髓型颈椎病 4 年。(A)术前 X 片提示 C4/C5 和 C5/C6 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B)MRI 提示 C4/C5,C5/C6 节段椎间盘突出;(C、D)术后即刻 X 片显示植入的人工椎间盘和 cage 均位置良好;(E、F)术后 3 年半时伸屈位 X 片显示人工椎间盘活动度良好。植入的 cage 获得良好骨融合。无任何植入物松动或移位的征象

图片2.png
图 3  51 岁男性患者,患神经根型颈椎病伴右上肢放射 1 个月。(A)术前 X 片提示 C5/C6 节段不稳伴生理性前凸减少;(B)MRI 提示 C4/C5,C5/C6 节段椎间盘突出;(C、D)术中透视及术后即刻 X 片显示植入的人工椎间盘及 cage 均位置良好;(E、F)术后 2 年时伸屈位 X 片显示人工椎间盘屈伸活动度满意,cage 已牢固融合。无任何植入物松动和移位的表现

结论

1.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可以在重建颈椎稳定性的同时保留颈椎生理性活动单元的活度度,为颈椎功能的重建提供了可能。因此颈椎间盘突出症和脊髓型颈椎病可以作为椎间盘置换的手术指征。

2. 术后早期临床结果表明,颈椎间盘置换结合相邻节段椎间融合术在多节段颈椎退行性变可以获得良好的稳定性和满意的活动度,有助于恢复颈椎大角度的活动,避免多节段置换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并减少医疗费用。但术后长期结果仍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3. 目前为止的研究已经表明单一节段椎间盘置换术后早、中期结果良好。

4. 理论上讲可以进行多节段颈椎间盘置换术,但这会增加手术难度,并会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几乎没有关于多节段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文献报道,因此一些学者认为颈椎多节段病变是椎间盘置换的禁忌证。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陈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