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周围截骨4-12年手术失败的预测因素分析

2012-11-22 07:24 来源:丁香园 作者:zhanghaisen
字体大小
- | +

对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采用髋臼周围截骨手术可延缓或预防其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然而,如何选择恰当的病例实施髋臼截骨手术,以及患者接受该手术治疗后,能否实现预期的治疗效果,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为此,丹麦Aarhus大学医院骨科研究小组的Charlotte Hartig-Andreasen MD等实施了一项临床观察研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考察,他们的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的Clin Orthop Relat Res杂志,其证据级别为预后性研究II级。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对髋臼周围截骨后的髋生存率,髋关节功能维持时间以及预测髋臼周围截骨手术失败的人口统计学、临床及影像学因素等进行了评估、分析。1998年12月至2007年5月,共有316例(401髋)接受髋臼周围截骨手术的患者纳入该研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评估测量患者髋关节发育不良及骨关节炎的影像学参数以及WOMAC评分。通过查阅患者国家登记系统确定这些患者最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数量。对转变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患者的随访时间至少为4年,平均8年(4-12年)。

1. 316例(401髋)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及手术相关数据资料

2.316例(401髋)患者的影像学特征


1.术后髋关节啮合不佳是手术失败的一项预测因素。髋关节啮合的评估方法为,髋臼硬化顶的最佳拟合圆心与股骨头中心同心时表示髋关节啮合,此时,两个圆心的距离为0mm。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12.4年的总体Kaplan-Meier髋关节生存率为74.8%。WOMAC疼痛评分≥10分提示手术治疗失败,藉此,在末次随访中发现,手术失败率为13%。高龄、术前To¨nnis 2级、髋关节啮合不佳,术后关节间隙宽度≤3mm以及术后中心边缘角≤30°或≥40°预示患者将最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3.髋关节发育不良及退变重要影像学参数评估的可重复性

4.转变为全髋关节置换的预测因素原始及校正风险比

5. WOMAC调查评估结果(n = 277)


2.以转变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为终点,401髋髋臼周围截骨手术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包括95%可信区间)。曲线的每一个拐点对应一例转变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X轴下方的数据表示每年随访中髋关节继续生存的数量。髋关节12.4年的生存率为74.8%(95%可信区间,68.1%–80.4%)。


3.以转变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为终点,401髋不同髋臼周围截骨手术方式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包括95%可信区间)。相比传统手术方式(8年生存率为79.3% [95%可信区间,73.1%–84.3%]),2003年采用微创手术后,髋关节的8年生存率明显改善,达90.4% (95%可信区间,84.3%–94.2%)。


4.以转变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为终点,401髋术前不同骨关节炎To¨nnis分级的髋臼周围截骨手术Kaplan-Meier生存曲线(包括95%可信区间)。To¨nnis 0、1和2级的髋关节10生存率分别为85.7% (95% 可信区间,78.0%– 90.9%),68.7% (95%可信区间,57.7%–77.3%)和25.4% (95%可信区间,7.5%–48.4%)。


5.以转变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为终点,401髋术后不同中心边缘角(CE角)的髋臼周围截骨手术Kaplan-Meier生存曲线(包括95%可信区间)。髋臼矫形后CE角在30°–40°之间(82.7% [95%可信区间,73.3%–89.1%])者其髋关节的10生存率显著高于CE角≤30°或≥40°者(67.0% [95%可信区间,57.3%–75.0%])。

6.采用分析评估统计和生存分析评价髋臼周围截骨手术失败预测因素的相关研究回顾

What Factors Predict Failure 4 to 12 Years After Periacetabular Osteotomy?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orthop00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