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道感染是外固定架固定术后的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可达40%。关于外固定架的针道护理及针道感染的预防措施,目前尚无一致意见。近日,瑞士巴塞尔大学儿童医院骨科Carlo Camathias等实施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外固定针道护理与否与针道感染的关系进行考察,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于近期出版的Injury杂志。
56例连续性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女性16例,男性40例,患者年龄为4-68岁,平均24岁,共涉及外固定架针道204处。所有病例均就诊于所罗门群岛霍尼亚拉国家中心医院。患者的排除标准为应用外固定架不足2周或不采用标准外固定架治疗者。外固定架针道或位于肢体近端,或位于远端。采用随机化方式分组,其中101处采用针道常规护理,103处不采用任何处理。通过扭力测试计测量固定针的扭矩稳定性,另外还对软组织界面、骨溶解以及疼痛情况进行评估。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表1.患者的损伤诊断
图1.研究的随机盲法设计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固定时间以及固定位置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针道肉芽组织生长及软组织界面的分泌物的发生率分别为36%和35%,固定针松动例数分别为20处和25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骨溶解发生率也无组间差异(7 针vs 6 针)。平均扭矩为0.75 Nm,两组的最大扭矩分别为3.05 Nm和3.55 N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该数据结果,作者认为,外固定架固定病例采用常规针道护理是不必要的处理措施。
图2.软组织界面:1针处存在肉芽组织生长;2针处存在分泌物;3针处局部干燥。
图3.基于Davies等研究论文计算结果的两组针道感染比例差异。
图4.针道位置。
图5.扭矩测试箱式图。Rx0:针道无处理,Rx1:针道护理
图6.直方图所示,针道干燥、存在分泌物或肉芽组织与固定针稳定性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