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肌力量弱和颈椎活动范围小不能做为预测颈痛的依据

2011-12-14 23:34 来源:丁香园 作者:diggs
字体大小
- | +

颈痛是劳动年龄人口中常见的软组织疾患,约67-70%的人一生中会有此经历。对个体和社会来说,颈痛都意味着医疗费用的增加、一定时间脱离工作岗位及功能障碍。多项研究认为颈痛与颈部肌肉力量弱和颈椎活动范围小相关,但这些研究都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明确这种因素是引起颈痛的原因还是颈痛后出现的症状。

芬兰学者Petri Salo等进行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分析了以上两项因素与颈痛的关系,该研究即将在Spine上发表。他们通过发放广告的方法招募志愿者,入选条件是20-59岁健康女性,既包括体力劳动者,也有脑力劳动者;排除条件包括:接受调查前6个月内曾有颈或肩部疼痛、既往或现存颈部损伤及其它颈及肩区异常、患有关节炎或肌纤维炎、严重抑郁或精神疾患、热衷于参加剧烈体育活动等。初选241名志愿者,18名因颈或肩部症状被排除,3名因信息缺失被排除,最后确定220人进入研究队列。

2000年9月至2002年10月间完成基本信息的采集,问卷内容包括健康状况、工作、业余参加运动的时间及强度;VAS量表确定最近半年内是否有过颈痛;测量体重并计算身高体重指数。利用等长颈肌力量测试系统测量颈部屈、伸、左右旋的力量;颈部测量系统完成颈椎被动活动范围的测量,包括冠状面、水平面、矢状面三个维度的测量。

6年后,向志愿者邮寄调查表询问相关情况,包括:最近1年中是否曾有过颈痛经历;6年来是否曾出现过颈痛;颈痛的病程以及是否就医;与颈痛相关的事故、疾病、就医经历、诊治方法以及是否因颈痛导致缺勤也在调查范围内。

各项指标均以平均值和标准差或95%可信区间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卡方分析、秩和检验、确切概率检验等方法,α定为0.05,构建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以确定截断点,并参考可信区间进行修正。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各自的95%可信区间,利用DeLong推荐的算法比较各组间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的面积。


图1 以最大等长收缩力量为预测依据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图2 以活动范围为预测依据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结果:共192名志愿者完成了6年后的随访,其中155(81%)人颈痛在7天以下或无颈痛(NOP组),37(19%)人在最近的一年中有超过7天的颈痛发生(NP组),两组间除工作强度外,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表1),在各项活动的力量、范围方面,两组间也无差异。

当评估作为颈痛的预测指标时,各项统计数字如表2,可以发现颈肌等长收缩力量或颈椎活动范围均不能作为预测指标。基于此结论,研究人员认为,在健康人群中进行筛查并对发现的颈肌力量弱或颈椎活动范围小的对象采取措施对预防颈痛无效。

表1 完成最后随访的192名志愿者的基本情况统计

表2 对颈痛的预测价值在6年后出现颈痛组(n=37)和未出现颈痛组(n=155)间的比较

【编者按】虽然已经有很多研究聚焦于颈痛相关因素的分析,但其结论各异,且相互间不乏意见相悖之处,仍需要方法完善、设计严谨的研究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如该研究中所提到的,颈部肌肉力量的薄弱和颈椎活动范围的减小,既有可能是颈痛的原因,也可能是颈痛导致的症状。而研究人员通过严谨、科学的设计得出最后的结论,虽然是所说的“阴性”结果,仍对我们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而且,从最后的建议中可以看到,其研究一定程度上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可以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Neck Muscle Strength and Mobility of the Cervical Spine as Predictors of Neck Pain: A Prospective 6 -Year Study

编辑: 王爽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