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自体髂骨移植为腰椎融合辅助愈合的金标准。尽管并非所有患者均需要,自体髂骨可用来扩充局部减压骨,且具有骨传导、骨诱导和成骨特性。取髂骨一个问题在于广为报道的并发症率,取骨部位疼痛为最常见的问题。因取骨部位致病率的问题,脊柱外科医生越来越多的使用人工及重组骨材料,也促使这一领域工业的发展,美国每年骨材料销售额超过了16亿美元。
后方取髂骨致病率的严重性历来存在争论,有学者认为此问题有夸大,长期致病率与未取髂骨者无异。尽管文献报道的差异,很多患者担心取髂骨的额外病痛,特别要求手术医生在手术中不要取髂骨。
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彻斯特市梅奥诊所神经外科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回顾研究,提示腰椎融合术中同切口筋膜下取髂骨、异体骨重建安全有效,患者甚至不知是否取髂骨,文章于2014年10月发表在J Neurosurg Spine上。
该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5例行腰椎后路取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0例(40%),右侧取髂骨13例(52%)。纳入标准为拟行腰椎后路取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且同意从腰椎同一切口取髂骨(不告知侧别)、异体骨重建取骨部位的患者。每名患者取骨量约30cm3。
手术采用后正中切口,骨膜下剥离至脊柱。需取骨时,自Scarpa筋膜下游离至髂后,常规以骨刀和刮勺取骨,冲洗后,以皮质-松质骨的异体骨充填重建取髂骨部位的缺损。充填异体骨至骨表面隆起,以使骨塑形恢复本来形状(图1-3)。
图1 术中锥束CT获得的轴位图像。系列图像表明患者左侧髂骨取骨缺损,以皮质-松质异体骨重建。注意异体骨超出了髂骨自然边缘。
图2 与图1同一患者,术后6月的CT轴位像。系列图像表明,左侧取髂骨部位的异体骨已重塑形,更具髂骨本身轮廓。注意多出的异体骨已吸收。
图3 另一患者术后18月的轴位CT像。注意骨重塑使得轮廓很接近自然。
术后在不同时间点随访,询问患者是否能明确指出取的哪侧髂骨(此问题只问一次,其答案可靠,若不确定,得猜)。之后,询问患者取骨部位的疼痛程度(数字分级量表,疼痛程度1-10分)。平均随访时间8.3月。
结果显示,25例患者中,大多数(64%)患者不能确定取的哪侧髂骨。对于9例正确告知取髂骨侧别的患者,7例是猜对的。2例能自信的判断取髂骨侧别的患者,休息时无取骨部位痛,活动时轻微疼痛。一例不能准确判断取骨侧别的患者,存在明显的双侧骶髂关节退变痛(8/10分)。
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同一切口取髂骨、异体骨重建的方法,患者不能确定取骨部位,除非采用另一取骨切口。此简单、易于重复的研究可扩展为大规模、多中心的研究,以明确脊柱融合时理想、安全、功效比高的植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