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全髋置换时不应首选非骨水泥型假体

2014-09-29 15:53 来源:丁香园 作者:王栋
字体大小
- | +

目前,骨水泥型THA被认为是治疗老年晚期骨关节炎的标准方案,接受THA患者(75岁以上)接近90%患者假体寿命可达10-20年。非骨水泥型髋关节假体在过去一段时间也曾广泛流行,在高龄患者中运用也较多,有学者声称非骨水泥型装置有以下优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心肺功能压力以及栓塞发生率。

然而,最近有文献显示在年龄超过75岁的患者中,应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的优势和骨水泥型相比不再明显。Troelsen进行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在高龄人群中接受非骨水泥型装置相比骨水泥型,有较高的翻修率。

髋关节翻修对于术者有相对较高的操作挑战,并伴有较高的死亡率,需要更长的术后恢复时间,往往需要多次手术进行治疗。所以如何规避高龄患者人群髋关节翻修,对于术者而言仍旧颇具挑战意味。有相当多的文献显示在离院生存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是该数据都来自各自医院,其普遍性意义不是很明显。

表1显示过往文献显示生存率

111111.jpg

Esa Ja¨msen MD等人对于影响80岁以上进行关节置换(骨水泥、非骨水泥以及混合型)的患者的死亡率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生存率因素进行分析。尤其对于影响翻修风险、以及翻修的原因和初次关节置换术后死亡率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将最新研究结果发表于近期Clin Orthop Relat Res (2014)。

研究者数据主要基于芬兰关节注册中心(the Finnish Arthroplasty Register),1998-2009年,全部4509名严重骨关节炎患者进行的4777例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发症主要通过全国范围内生存质量登记表进行收集,以进行翻修手术作为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失败标准,通过生存风险分析和COX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平均随访时间为4年(范围:1-13年)。

2222222.jpg
表2显示三种不同关节置换翻修的影响因素

3333333.jpg
表3显示三种不同关节置换术死亡率

通过研究显示,非骨水泥型关节置换较骨水泥型关节置换具有较高的早期(1年内)翻修率(风险率:2.9;95%CI,1.7—5.1),在女性中尤为明显,并且其差异不能通过并发症和假体供应商进行解释,假体周围骨折也是非骨水泥型关节置换的首要术后并发症。该研究还证实,在术后一年内两者在生存率上无明显差异,而在10年生存率上,非骨水泥型关节置换略微低于骨水泥型和混合型关节置换。并且显示手术方式并不影响其死亡率。

通过上述文献,研究者最终认为非骨水泥型不能在八旬以上患者中运用。但是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去证实早期较高的失败率是否与假体的设计有关。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orthop01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