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术后失明为罕见但灾难性的并发症。1948年,Slocum等报道脊柱手术后失明的首例病例,认为术中头部位置不当为可能的原因。俯卧位头部位置摆放不当,造成眼部内容物的压力增高和灌注不足,引发围手术期失明。
脊柱手术为围手术期失明的首要因素,特别是患者俯卧位手术。早期研究表明,围手术期失明的发生率高达1%。失明的原因包括:视神经(前或后)缺血,交叉后脑性失明,视网膜动脉阻塞,或眼静脉堵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为非眼科手术围手术期失明的最常见原因。其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长,低血压,贫血和输血。还有研究表明其危险因素为吸烟,慢性高血压,糖尿病和外周血管疾病。
目前文献中关于脊柱手术围手术期失明的报道,均为个案或小宗病例报道。脊柱手术围手术期失明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亟需全美大样本的研究加以明确。
美国拉什大学医学院骨科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大样本数据库的研究,明确了脊柱融合围手术期失明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文章于2014年9月发表在Spine J上。
该研究取样来自美国全国住院患者样本数据库中,2002年至2009年间行脊柱融合的541485例患者,诊断和手术治疗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ICD-9-CM),临床修订版的手术编码加以界定。对发生失明及未发生的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死亡率和围手术期失明危险因素等特点加以对比分析,以罗吉斯回归确定危险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105例(0.5%)患者发生了围手术失明,发生率为每万个病例中1.9例,56.2%的失明病例行脊柱畸形手术。且年龄低于未失明的病例(平均年龄37.6岁 对 52.4岁)。围手术期失明病例住院时间和花费双倍于未失明病例。
回归分析提示,失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脊柱畸形手术(胜算比6.1),终末器官病变的糖尿病(胜算比13.1)和瘫痪(胜算比6.0)。失明的原因包括:49%为皮层失明,28%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2%视血管堵塞,1%原因不明。
上述结果表明,脊柱融合术围手术期失明的发生率为每万人中1.9例,因胸椎畸形行矫正融合的病例占失明病例的绝大多数(每万人19.7例)。尽管脊柱融合后罕见,围手术期失明确为不可完全避免的并发症。对于脊柱畸形行长节段融合的患者,以及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前应告知围手术期失明的风险。
本研究为脊柱融合围手术期失明方面大样本的报道,且确定了失明发生的病理原因。2008年Patil等报道了4728815例脊柱手术患者中,总体视力异常的发生率为0.094%。2009年的报道表明,心脏(每万人8.64例)和脊柱手术(每万人3.09例)围手术期失明发生率最高。
关于围手术期失明发生的确切原因,72%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病例见于俯卧位脊柱手术,后路融合组多于前路融合组,提示俯卧位为危险因素。而俯卧位手术时静脉怒张,而使得视神经压力增高。另一可能的原因为视神经的筋膜间室综合征。
本研究使用全美住院病人数据库,而该数据库中关于手术时间、失血量等参数未记录。研究表明,手术时间长和出血多与围手术期失明有关,本研究无法确定此两种参数与失明的关系。但本研究表明,46.8%的失明病例,融合节段超过8个节段,提示大而复杂的手术为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