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手术作为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最终方法在临床中取得了极大成功,但是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以及由此导致的再入院情况也并不少见。患者的自身因素如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等情况也会增加关节置换术后的再入院风险。当接受关节置换手术的人群的年龄越来越大,健康状况越来越差的情况下,会出现更多的并发症并且增加再次入院风险。在美国2015年起,2010年版的患者保护与平价医疗法案将会生效,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结果尤其是并发症和再入院的发生率将会被严格审查,关节置换术后出院30天内以髋关节置换术为第二诊断的入院情况会被处以经济惩罚。
美国芝加哥的Rachel E. Mednick医生进行了一项研究,对全国范围内的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试图确定导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再次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年7月的JBJS杂志上。
作者采用2011年美国外科协会-美国国家外科质量改进计划的数据资料,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27130代码)进行检索并纳入研究对象。统计再次入院和无再次入院患者的人口基本信息、术前合并症、实验室检查、手术资料、手术结果,并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发现在9441例患者中,有345例患者在术后30天内再次入院(3.65%)。再次入院人群和无再次入院人群在年龄和体重指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在性别和种族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大多数再次入院患者的ASA评分为3级(59.13%),而非再次入院人群的ASA评分则主要为2级(55.35%)。术前合并疾病增多会明显增加再入院的风险。
单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导致再次入院风险增加的并发症等情况包括: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血性疾病、术前输血、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呼吸困难、既往心脏手术和高血压。
去除混杂因素的多因素回归分析则显示:体重指数≥40kg/m2、术前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是导致出现再次入院的最主要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手术部位感染、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败血症也会导致再次入院。而术前检查较高血清白蛋白的的患者再次入院的风险会明显降低。
因此作者得出结论:体重指数超过40kg/m2、皮质类固醇药物史、术前白蛋白较低、术后手术部位感染、血栓以及败血症这几个因素会增加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再入院发生率。
同时作者认为单纯使用再入院率来惩罚医院没有考虑到患者的健康状况及其所受到的治疗等危险因素。应根据患者的再入院风险因素调整再入院率的指标,再入院率不能完全真实的反应医疗质量,不能用再入院率作为评估手术效果是否优良的替代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