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鹰嘴骨折是上肢常见骨折,其发生率约占上肢骨折的10%。由于尺骨鹰嘴骨折为关节内骨折,不仅需要进行解剖复位恢复关节面的完整避免创伤性关节炎,而且需要牢固的固定以利于早期活动避免肘关节僵硬。目前用于尺骨鹰嘴骨折的内固定方式有张力带固定、钢板内固定、髓内钉螺钉等。但是由于骨折类型不同,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可以用于所有类型的尺骨鹰嘴骨折。
张力带固定是目前尺骨鹰嘴用的最多的内固定方式,可以有效治疗绝大多少简单的非粉碎性骨折,但是据文献报道,张力带固定存在内固定突出或移位、异位骨化、骨折不愈合、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在近些年,骨科界逐渐开展使用锁定钢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疗效。
意大利的Luigi Tarallo医生随机使用锁定钢板和张力带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取得了良好疗效,其研究发表在近期的Arch Orthop Trauma Surg杂志上。
作者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12年7月之间内固定治疗的移位性尺骨鹰嘴骨折患者,共78例,平均年龄54岁(18-81岁),男性30例,女性48例。33例患者使用张力带固定治疗,按照Mayo分型,IIA型21例,IIB型12例;45例患者使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IIA型10例,IIIB型35例。在术后2周、1至3个月、1至2年时随访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的检查。其中59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使用患者自我评价评分、DASH、Mayo肘关节评分进行评估患者的功能情况。同时评估记录患者的视觉疼痛评分、肘关节被动活动度、前臂旋转角度以及并发症(克氏针移位、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发生情况。
锁定钢板治疗组患者使用带有非锁定螺钉孔的锁定钢板,在骨质不良的患者中使用锁定螺钉,而年轻患者因为很有可能需要去除钢板而使用非锁定螺钉。对于骨折近端粉碎的患者使用较长的钢板,骨折远端较粉碎或者尺骨为节段性骨折的患者需要使用8孔或12孔的钢板来增加稳定,如果需要则术中加用皮质螺钉,当骨折块较小无法螺钉固定的时候则用不可吸收线缝合固定骨块(图1a-c)。
图1 a 2D和3DCT显示粉碎性移位的尺骨鹰嘴骨折(Mayo IIB型)b 使用Acumed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术中照相,由于存在细小骨折块,术中使用不可吸收线缝合固定骨块 c 术后3个月X线显示骨折完全愈合
张力带固定组则使用2枚直径1.8mm或2.0mm的克氏针,将克氏针平行从尺骨鹰嘴顶点穿过尺骨前侧皮质固定至骨折远端。在骨折线远端3cm处钻孔,穿入钢丝围绕克氏针8字型缠绕收集形成张力带(图2a-c)。
图2 a X线显示移位性非粉碎性尺骨鹰嘴骨折(Mayo IIA型)b 使用张力带固定技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时的术中照片,术后3个月时的X线显示骨折完全愈合 c 可以看到在滑车关节面上存在轻度塌陷,但是并未造成撞击
术后患者均给予后方夹板屈肘90°固定2周,通常在术后2周内逐渐进行肘关节的主动和被动屈伸练习,在8至10个月(译者注:此处原文可能为笔误)骨痂形成后方可进行对抗阻力的主动屈伸练习。
该组患者平均随访33个月(12至89个月),75%的张力带固定患者以及83%的钢板固定组患者随访超过2年。除了(IIA型和IIB型患者的)屈曲和(IIA组患者的)旋前功能以外,钢板固定组患者的所有临床和功能结果均轻微优于张力带固定组患者,但是该优势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钢板固定和张力带固定治疗IIA型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48%;治疗IIB型骨折则分别为23%和40%。张力带固定组患者的内固定取出率要明显高于钢板固定组,在IIA型骨折中分别为38%比17%,在IIB型骨折中分别为20%比6%。IIB型骨折的主要并发症为骨折不愈合,钢板固定和张力带固定的发生率分别为9%和20%。
通过此次研究,作者认为钢板固定和张力带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均能取得优良的临床结果,大多数的患者不会出现疼痛和功能受限。虽然张力带固定的患者术后内固定取出的情况比较常见,但是考虑到内固定物价格、手术时间以及患者因素等情况,作者仍认为钢板内固定和张力带均可有效治疗IIA型IIB型尺骨鹰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