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检查阴性的腰大肌脓肿

2014-01-21 23:54 来源:丁香园 作者:bol19
字体大小
- | +

12年4月,日本千叶大学医学院Takada教授在急诊接诊了一例急性左下腹疼痛12小时的患者。

除体温高达37.8°外,其它生命体征正常;左侧下肢疼痛性跛行;仰卧屈曲左膝时疼痛缓解。左下腹部触痛以及左侧腰大肌试验阳性。白细胞计数正常,而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由于患有糖尿病肾病,该患者有20年的血透史。

增强CT以及MRI检查均为阴性,因此骨科及影像学会诊排除腰大肌脓肿。但是,其它诊断均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不符。而且,该患者有腰大肌脓肿的高危因素。因此,本文作者将其初步诊断为:影像学检查阴性的早期腰大肌脓肿(炎症反应尚未形成明显的脓肿)。


图A,住院时增强CT检查无异常发现 B,入院后3天增强CT检查,可见伴有环形增强的多发低密度灶(箭头)。

患者入院后,两次行血培养,开始静脉使用万古霉素(500mg/48h)进行治疗。在住院的第3天,复查增强CT,在左侧腰大肌发现伴有环形增强的低密度灶。从而证实了腰大肌脓肿的诊断。血培养显示为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菌。

辅助检查未发现感染源,因此该患者的动静脉瘘为最可能的感染源。给予静脉头孢唑啉治疗效果良好。透析后,给予抗生素2g/次,每周3次,持续6周。13年7月,该患者痊愈,且未再次复发。

尽管随着影像学检查的迅速普及,腰大肌脓肿的检出率增加,但是仍较为少见。可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腰大肌脓肿为血源性或淋巴源性,致病菌为金葡菌;继发性腰大肌脓肿为邻近组织感染的直接扩散,致病菌为混合肠道细菌。

原发性腰大肌脓肿的高危因素包括:糖尿病、静脉药瘾、HIV感染、肾衰以及其它免疫抑制因素。伴有脓毒败血症的血透患者,发生原发性腰大肌脓肿的病例报道较多。其临床表现各异,表现为发热、背痛以及跛行等三联征的患者,仅占30%。由于牵拉受累的腰大肌,过伸髋关节可引发疼痛。

尽管有学者认为MRI的诊断价值更高,但是一般将CT作为诊断腰大肌脓肿的金标准。对于本文的病例,两种检查结果最初均为阴性。由此可知,影像学检查并不能发现早期的腰大肌脓肿。此类患者需要立即给予抗生素并做引流。

原发性腰大肌脓肿患者的病死率为2.4%;继发性腰大肌脓肿的病死率为18.9%,如未进行治疗,病死率几乎达100%。其主要死因为延迟治疗或治疗不充分。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以及恰当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如果怀疑早期腰大肌脓肿,即使影像学检查阴性,也应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李保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