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合并髂外动脉损伤的处理

2014-01-23 09:40 来源:丁香园 作者:紫川秀第二
字体大小
- | +

骨盆骨折通常和高死亡率相关,文献报道其死亡率约在9-20%之间,而对合并循环不稳定的患者,其死亡率可升高至42-50%。骨盆骨折的早期死亡通常和无法控制的大出血相关,在大部分的病例中,骨盆骨折出血来源于盆底及腰部静脉丛,或者是直接来源于骨折部位,少部分患者其出血可来源于盆腔的大血管,如下腹动脉或髂外动脉。

对大部分骨盆骨折患者,单纯的骨盆固定即可达到止血目的;而若行经骨盆固定后患者仍存在持续的骨盆不稳定时需特别警惕腹腔内大血管如臀动脉或髂外动脉损伤,此时临床医生需要行血管造影或增强CT检查进一步评估出血情况(图1),明确诊断后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止出血的发展。


图1:髂外动脉损伤血管造影示例

近期,来自意大利的学者报道总结了骨盆骨折合并髂外动脉损伤患者相关的治疗经验,相关论文发表在injury2014年2月刊上。

研究者从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共接收6例复杂骨盆骨折伴髂外动脉破裂的患者。在患者急诊入院时即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患者的骨盆骨折类型。6例患者具体情况描述如下(表1,表2):

表1:6例骨盆骨折合并髂外动脉损伤患者的具体情况

表2:髂外动脉损伤的类型及处置方式

患者1:25岁男性,摩托车伤,右下肢直接被撞击。患者初诊被送至其他医院。诊断为C3型骨盆开放性骨折伴右侧半骨盆半脱位。入院后即行CT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大血管损伤。在确定损伤类型后患者即刻行骨盆外固定并血管修复,因血管损伤时间较长,患者下肢出现肿胀,考虑骨筋膜室综合征,予筋膜切开。10天后转入研究者所在医院(图2a,b)。腹部CT提示右髂窝部位巨大血肿,人工血管影(图2c)。转入后3天予患者拆除外固定架,行骨盆骨折内固定术,术后复查X片,骨折复位佳(图2d),但因上次人工血管修复时血管较长,骨盆骨折复位后人工血管出现了折叠,不得不再次更换人工血管,但术后患者出现了腹腔间隔室综合征,CT检查提示置换部位巨大血肿,最后决定予患者行半骨盆离断。患者最后存活。


图2:患者1情况

患者2:19岁女性,处于怀孕期,坐车时发生车祸,被从座位上抛射出车子。急诊室行B超检查,胎儿已经死亡。患者入院时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腹部皮肤有严重挫伤。骨盆X片检查提示C2型骨盆骨折,应用C型骨盆复位钳复位耻骨联合分离,因患者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行血管造影发现右侧髂外动脉破裂,急诊输14u红细胞,但患者在血管造影并栓塞时死亡。

患者3:42岁男性,车祸伤,C3型骨盆骨折,右侧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全身CT扫描时未见明显髂外动脉损伤。患者伤后24小时出现急性下肢缺血症状,行血管造影,发现髂外动脉破裂并血栓形成。予患者行半骨盆离断术。患者存活。

患者4:27岁男性,车祸伤,骨盆平片提示B3型骨折,C型骨盆复位钳固定,但患者仍存在持续血流不稳定,予行血管造影,提示降主动脉及髂外动脉损伤,在血管栓塞过程中患者死亡。

患者5:29岁男性,骑自行车时被垃圾车撞伤。B1型骨折,CT及血管造影提示右侧髂动脉破裂,动脉已经血栓形成。急诊行髂外动脉置换术。20天后患者出现人工血管感染,并右下肢皮肤肌肉坏死,行髋关节离断术,患者存活。

患者6:52岁女性,下车时被车门夹住,拖行数十米,X片提示髋臼双柱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行血管造影,提示髂外动脉破裂,行血管修补术,术中发现髂外动脉撕裂,伴血栓形成,患者在术中死亡。

研究者对上述病例的治疗过程进行了讨论:不稳定的骨盆骨折通常需要急诊进行固定,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通常是因为骨折部位或者盆腔内静脉丛的出血。动脉损伤的概率较低(20%),动脉损伤以下腹动脉终末分支多见,在怀疑动脉损伤的患者中,急诊的血管介入造影并球囊栓塞可以有效的控制出血,挽救生命。

对髂外动脉损伤的病例,多数学者均推荐急诊措施控制出血,并恢复下肢血流灌注,以减少后期永久性创伤发生的可能性。若血管损伤处置不及时,可能危及患者损伤侧肢体,甚至是生命。

通常对血管损伤的诊断确立需要影像学手段的辅助。尽管肢体的缺血性表现等可以为临床医生诊断提供帮助,但某些情况,如患肢合并严重外伤等会给临床医生的判断带来难度。治疗髂外动脉损伤的手术方法较多,取决与血管损伤的情况。动脉介入栓塞,开腹血管搭桥等方法均可作为治疗的选择。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童勇骏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