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解剖学特点对内固定选择的影响

2013-12-28 22:30 来源:丁香园 作者:bol19
字体大小
- | +

下颈椎后路固定最常使用侧块螺钉和椎弓根螺钉。但由于脊神经根和椎动脉靠近侧块,因此可能会在进钉的过程中受到损伤。尤其椎动脉损伤是致命的并发症。过去的相关研究多是基于个体水平,实际指导意义不大。

针对此种情况,日本群马大学的Nishinome教授等利用颈椎CT扫描进行了一项研究。以明确颈椎解剖学特点,特别是横突孔的位置,从而发现更加安全的进针位置。

研究人员选取了50例患者下颈椎多层CT重建图像。包括34名男性和16名女性,其平均年龄为67岁。所有入选患者均无感染、肿瘤、创伤和先天性脊椎畸形等疾患。用螺旋CT从椎体的上终板进行轴向扫描,层面厚度和层间距均为1mm。测量各椎体椎弓根的尺寸,并确定大小顺序。研究人员测量以下结构的大小:1.横突孔宽度(FW)  2.横突孔高度(FH) 3.椎弓根宽度(PW) 4.横突孔角度(FA,横突孔的位置)   5.椎弓根横断面角度(PTA) 6.侧块角度(LMA) 

研究以下值间的相互关系:1.横突孔的大小(FW和FH)与PW、PTA以及LMA间的关系  2.横突孔的位置(FA)与PW、PTA和LMA间的关系  3.PTA与LMA之间的关系。


图1

对所有结果经行了统计学分析,计算每个参数的值域、平均值和标准差。而且对线性参数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并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表达。

结果发现,同一椎体两侧参数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横突孔宽度和横突孔高度(横突孔尺寸):平均FW值为6.2至6.3mm,各椎体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平均FH值为5.0至5.7mm,从上位椎体至下位椎体依次增加。椎弓根宽度:平均PW值为5.4至6.1mm,从上位椎体至下位椎体依次增加。横突孔角度(横突孔的位置):平均FA值为18.8°至20.5°,各椎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弓根横断面角度:平均PTA值为37.1°至45.4°,C4最大、C6最小。侧块角度:平均LMA值为1.0°至5.3°,C4最大、C6最小。各参数间的关系:FW以及FH与PW、PTA或LMA无相关关联;FA与PTA及LMA正相关。PTA与LMA同样存在正性关联。

研究人员在讨论中指出,椎动脉的损伤主要由于不恰当的螺钉植入和螺钉旋入角度。了解局部解剖,选择恰当的手术技术至关重要。本研究发现横突孔角度和椎弓根横断面角度以及侧块角度存在正性相关。当横突孔位于前内侧(横突孔角度值增大)时,椎弓根横断面角度和侧块角度均增大。此时,螺钉的植入较为困难,为避免损伤椎动脉和破坏骨质选用侧块螺钉,而且可选用长螺钉(图2 B、D、F)。相反,当横突孔位于后外侧时(横突孔角度值增大),椎弓根横断面角度和侧块角度均减小。此时,植入侧块螺钉较为困难,选用椎弓根螺钉相对容易(图2A、C、E)。



图2:椎体的横突孔截然不同的特点。在左侧的FA、PTA以及LMA大于右侧。因此,植入椎弓根螺钉较为困难,可选择侧块螺钉。而且,可使用长螺钉。相反,右侧的相关角度值小于左侧,植入椎弓根螺钉可能更加容易。A,FA (Rt)  B,FA (Lt)  C,PTA (Rt)  D,PTA (Lt).  E,LMA(Rt)   F, LMA (Lt)

 总之,在椎弓根螺钉植入较为困难的患者,选择侧块螺钉相对较为安全,螺钉可以选择较长长度;相反,在侧块螺钉植入困难的患者,植入椎弓根螺钉相对简单。具体患者的螺钉选择需根据CT结果,全面的考虑螺钉类型、程度和植入的角度。

编辑: 李保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