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腰椎翻修手术后2年效果良好

2013-07-04 19:23 来源:丁香园 作者:紫川秀第二
字体大小
- | +

腰痛发病率较高,每年花费巨大,美国人群中约85%一生会经历腰痛,而其1年和10年的复发率在45%和80%左右。在这些腰痛患者中约3%最终需要接受手术治疗。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内固定器械的进一步发展及患者自身治疗需求的提高,目前对腰痛患者的手术治疗越来越多,大部分符合临床手术指征的患者在术后均能获得较好的功能预后。但随之而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则开始出现: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包括临近节段退变(ASD),假关节形成,同一节段复发性腰椎管狭窄等,尽管其发生率较低,但鉴于目前较为庞大的患者数量群,潜在患者人群数目并不小。这类患者在治疗上存在较多技术难点,目前临床上报道腰椎内固定失败翻修手术的治疗效果差别较大,文献报道其从40-90%不等。鉴于目前临床上对老年人群翻修手术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近日来自美国的学者就此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论发表于近期出版的JNS上。

共69例因腰椎术后症状性腰痛和腿痛而行腰椎减压和融合翻修术的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患者纳入本研究中,其中ASD 28例,假关节形成17例,同一节段复发性腰椎管狭窄患者24例。对各种疾病定义如下:1.假关节形成,动态X片或CT检查提示假关节形成(在运动节段之间无骨桥形成),对应节段的机械性腰痛症状,早先手术时在同一节段行腰椎融合术;2.ASD,因腰椎管蜕变狭窄行内固定治疗,MRI检查显示临近节段椎间盘蜕变或狭窄,和病变节段相关的腰痛和腿痛;3.同一阶段复发性腰椎管狭窄,早期行椎板切除术,MRI检查提示同一节段复发性椎管狭窄,有对应节段腰背部疼痛和神经根性腿痛症状。

临床预后评价方法:通过电话随访,记录患者术前,术后6月,12月,24月时疼痛,残疾指数,生活质量等评分,评分方式包括,VAS-BP,VAS-LP,ODI,Zung  SDS,SF-12 。

统计结果显示:

所有入选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数据如表1所示。患者平均年龄70岁,12例患者有糖尿病,9例患者为吸烟者。第一次手术距离翻修平均时间为3.51年。

表1:纳入研究的患者人口统计学数据及其他相关指标评分

22例患者接受2节段,23例患者接受3节段,24例患者接受4节段神经减压和融合术,所有患者均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翻修术。最常累及节段为L3-4(22%),L4-5(35%),L5-S1(27%)。

短期预后评价:平均住院周期4.05天,4例(5.8%)患者发生硬膜撕裂,术中行修补,术后无症状;2例患者(2.9%)出现围手术期脑脊液漏。平均失血量712ml。无患者出现手术部位感染,钉棒断裂等。术后患者平均停止使用止痛药物时间为4月(不同疾病具体时间如图1所示),平均恢复日常活动时间为4月(不同疾病具体时间如图2所示)。约86%患者术后2年恢复至正常活动水平,9%患者功能变差,6%的患者认为功能无改变。


图1:不同腰椎失败综合征病例停止使用止痛药物的中位数时间,ASD 3月,假关节 4月,椎管再狭窄 12.6月


图2:不同腰椎失败综合征病例恢复至日常活动的中位数时间,ASD 4.5月,假关节 5月,椎管再狭窄 4月

长期预后评价:患者术后2年,VAS-BP,VAS-LP,ODI,SF-12 PCS等均有显著改善;而SF-12MCS, Zung SDS等无显著改善,如表2所示。而2年累计EQ-5D为0.35 QALY(具体数据如图3所示)。

表2:术后2年患者功能改善情况


图3:柱状图提示术后2年累计健康获得收益,分别为ASD 0.34QALY,假关节0.31QALY,椎管再狭窄 0.40QALY

研究者对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结果提示对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存在症状的老年患者,行腰椎翻修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腰部疼痛,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等指标。但精神类指标似乎改善不明显。此外研究还提示,腰椎翻修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疼痛,减少或杜绝阿片类止痛药物的使用,并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出现症状前的活动水平,而在术后2年时上述功能获益仍持续存在,提示腰椎翻修术治疗老年患者腰椎失败综合征具有较好疗效。既往有文献报道,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出现腰椎失败综合征的概率越大,在本研究中我们观察到患者在大部分临床指标评分上均有显著改善,提示老年患者年龄增加并不会降低腰椎翻修术后的临床获益。

研究者最后总结认为:腰椎减压和广泛融合术治疗症状性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能显著改善患者腰痛,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应当作为老年患者持续性或复发性腰痛或神经痛的一个选择方案。而患者精神健康症状对腰椎翻修术的治疗效果更不敏感些。

附注:文中所有缩写代表意义

            

Revision lumbar surger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pseudarthrosisadjacent-segment disease, orsame-level recurrent stenosis. Part 1. Two-year outcomes and clinical efficacy: clinical article.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童勇骏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