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 月 18 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裴国献教授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 COA 国际学术大会上作了《骨缺损修复新策略与再生技术》的报告,报告介绍了 llizarov 技术、Masquelet 技术、3D 打印、组织工程骨构建等新型骨缺损修复与再生技术。
图 1 裴国献教授在大会中作汇报
1. 骨缺损
骨骼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称之为骨缺损,分为容积性骨缺损、结构性骨缺损。临界骨缺损是指骨折不能自行愈合或仅能再生 10% 的骨缺损。
按照病因可分为创伤性、病理性、感染性骨缺损。按照缺损范围、程度划分(美国 OTA)则分为三型:(1)骨缺损 I 型:<50% 直径;(2)骨缺损 II 型:>50% 直径;(3)骨缺损 III 型:环形缺损。
图 2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1)局部无压痛及无纵向叩击痛;(2)局部无反常活动;(3)X 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4)外固定接触后上肢能向前平举 1 kg 重量达 1 分钟;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步行 3 分钟,并不少于 30 步;连续观察 2 周骨折处不变形
2. 总体治疗方案
骨缺损 I 型:植骨(自体骨、人工骨);
骨缺损 II 型:髂骨、植骨;
骨缺损 III 型:>6 cm 吻合血管的腓骨(髂骨)移植;
伴有软组织复杂骨缺损:骨皮瓣、肌瓣、皮瓣移植;
特殊部位骨缺损:舟状骨、股骨远端、距骨、胫骨、肱骨远端骨缺损,可选择临近带血管蒂骨瓣移植。
3. 骨缺损修复新策略
(1)ll izarov 技术:牵引-成骨
图 3 ll izarov 外固定架
ll izarov 技术是对医学的革命性贡献,在治疗骨缺损时不需要植骨或仅需要在骨断端植入少量松质骨;同时能牵张组织再生,不需或很少需要采用皮瓣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对各种复杂的肢体畸形,也可通过外固定重建修复支架矫正;尤其适用于胫骨骨缺损的修复。
但 ll izarov 技术也有其缺点,ll izarov 外固定架相对复杂,疗程长(5 个月~2 年不等),术后需长期监测和调整,工作量较大,并易出现固定松动和钉道感染,延长速度过快会引起神经血管损伤、疼痛、膝关节伸直受限、马蹄内翻足等,若外固定架不稳定还可导致骨痂形成不良、骨愈合困难等。
(2)Masquelet 技术
1986 年,由法国 Masquelet 医生首次提出,通过诱导膜加自体骨移植形成骨生成通道(环境),Masquelet 技术具有成骨较快、操作简单、的有点,尤其适合治疗感染性骨缺损。
Masquelet 技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先彻底清创,必要时行肌皮瓣转移覆盖修复软组织,然后于骨缺损区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填充塑性并连接断端;
第二阶段:在第一次术后 6~8 周,软组织愈合良好的情况下 去除填充物并保留自体诱导形成的膜结构,然后在膜内填充颗粒状自体松质骨。
同样,Masquelet 技术也有其优缺点,其优点如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PMMA 的力学支撑和生物保护作用,尤其适用于污染、感染的骨长段缺损。但其缺点也需注意,Masquelet 技术需多次手术,二期需植入自体骨、植骨量大,发生骨不愈合需进一步手术,以及再生骨皮质华较慢,通常需要 3~6 个月。
(3)3D 打印:个性化定制假体
3D 打印技术能够根据患者解剖结构进行个性化定制,是比较理想的骨再生技术。
图 4 3D 打印的跟骨假体
(4)组织工程骨技术:再生新的骨组织
裴国献教授的研究团队率先在山羊体内成功构建出了带血管的组织工程骨,并且进一步在灵长类动物(恒河猴)体内成功构建出带血管的组织工程骨。
图 5 裴国献教授团队在恒河猴体内构建出带血管的组织工程骨
总结
裴教授认为应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精准治疗),并且,自体骨移植目前仍是临床标准的移植物。最后,裴国献教授对骨缺损治疗方案选择的总原则进行了总结:
(1)骨移植<5 cm 时,通常采用自体骨移植或异体骨移植;
(2)骨缺损伴有肢体畸形时可首选 ll izarov 牵引延长技术;
(3)感染性长段骨缺损时首选 Masquelet 诱导膜技术;
(4)3D 打印钛合金假体主要用于病理性长骨骨缺损的修复
(5)伴有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长短骨缺损可选用骨-皮(肌)瓣移植;
(6)带血供骨移植主要用于受区血供条件不佳的长段骨缺损修复。
更多 COA2016 精彩内容,点击进入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