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击破:脊柱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6-04-04 21:15 来源:丁香园 作者:王海强
字体大小
- | +

关于脊柱结核最早的病例见于 5000 年之久的埃及木乃伊,现代历史上,首例脊柱结核于 1779 年 [1] 由一名英国外科医师 Percival Pott 所描述,如是,脊柱结核亦称为 Pott 病。亦有 1782 年报道之说 [2]。一个世纪之后,德国医生、微生物学家 Robert Koch 分离出了结核杆菌,并因此获得了 1905 年的诺贝尔奖 [2]。

发生于脊柱的结核,特称为脊柱结核病(Pott disease)。脊柱结核为肺结核之外最严重而又最常见的结核,占所有骨关节结核的 50%[3, 4]。脊柱的任何节段皆可发病,胸椎和上腰椎为最常见之脊柱结核部位。由于部位之特殊性,常可致神经损害,后凸畸形,甚至瘫痪。

脊柱结核主要见于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发生率和致病率很高 [4]。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结核发生率有所增高,归因于人口的迁移,艾滋病感染者的增多,耐药菌株和其它因素。

脊柱结核由结核杆菌引起,特征为冷脓肿,椎间盘和邻近椎体之破坏,脊柱结构之塌陷,前柱楔形变而致后凸。

脊柱结核特征

肉芽组织和干酪样坏死,引起骨破坏和邻近组织坏死,形成冷脓肿,可沿前后纵韧带,椎旁软组织,椎间盘或椎管流注;椎旁包块可较大,硬膜外软组织包括见于 60% 到 93% 的脊柱结核病例,可致硬膜囊移位,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向远端流注成瘘亦常见。

后柱结构,尤其是单独出现,较少见。68% 的成人,85% 的儿童可见椎弓根受累。相邻椎体间扩散首要之途径为韧带下蔓延,椎间盘破坏为区分脊柱结核和化脓性感染之经典标准。

一般而言,鉴于神经轴上压力缓慢增加,脊柱结核神经损害发生较晚;诚然,脊柱结核引起不稳或血管损害之时,尽管无明显后凸,亦可致神经损害。

临床表现

一项 694 例脊柱结核的研究表明:最常见就诊症状为瘫痪和/或脊柱畸形(70%),背痛和发热占 20%。儿童症状缺乏特异性,如斜颈,不愿负重,跛行,疼痛和可触及的包块。如是,儿童背痛,应视为红色警戒,应行 MRI 检查。

影像检查

传统的 X 线片,超过 50% 的椎体破坏,方能明晰可见,而此过程往往自感染之日起,耗时 6 月余;寰枕,颈胸和腰骶交界处,X 线片所见往往欠清晰(图 1)。

脊柱结核1.png
图 为 16 岁儿童,轻微外伤后瘫痪。(A)T1~T4 椎板欠清晰,椎旁软组织影。(B)颈胸段侧位看不清,印象为驼背。(C)MRI 所见:驼背,脊髓压迫和信号改变。

相比而言,CT 在骨性结构受累和软组织改变、钙化方面优于 X 线;MRI 应作为脊柱结核的标准推荐检查,且应行全脊柱 MRI 以免遗漏多节段非连续脊柱结核。鉴于不到 50% 的脊柱结核患者合并肺部结核,建议 MRI 扫描时 T2 相冠状面应广范围扫描以获取肺部信息 [2]。

特殊类型脊柱结核

多节段非连续脊柱结核(Multilevel noncontiguous spinal tuberculosis,NSTB):为不典型脊柱结核,定义为脊柱两处病灶间不少于 2 个椎体正常,发生率为 1.1% 到 16.3%(图 1)。2014 年,国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学者报道了自 2005 年至 2011 年间,所收治的 27 例 NSTB 之情况(27/550;4.91%),其中 4 例保守治疗,23 例手术治疗,平均年龄 44.6 岁,平均随访 52.5 月。无论保守还是手术治疗,NSTB 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体现为 ODI[5]。

脊柱结核2.png
图 2 NSTB 示意图

诊断与鉴别诊断

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对于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神经损害和脊柱畸形,至关重要。2011 年,Lancet 上发表了关于 Xpert MTB/RIF 检验确定结核的经典文章 [6]。GeneXpet,自动化 PCR 检验,可同时检测结核和利福平之耐药性,且已为 WHO 认证。

2014 年,Held 等率先对 GeneXpert 检验脊柱结核之功效进行了研究,敏感性 95.6%,特异性 96.2%,48 小时内结果可得,短于培养平均所需之 35 天;且能确定多药耐药之结核菌,此类结核菌占 5.8%[7]。

脊柱结核需与下列疾病加以鉴别:

1. 化脓性脊柱炎:最常见于腰椎,累计 2 个椎体和其间的椎间盘,椎间隙往往变窄,MRI T2 相椎间盘中心和软骨终板信号延长,增强。不连续椎体和椎弓根受累罕见。

2. 布氏杆菌病:主要累及腰椎,平片上可见椎体前方骨赘(鹦鹉嘴)。驼背畸形罕见,三分之一患者可见椎间盘内空气。

3. 脊柱真菌感染:虽然罕见,但难与脊柱结核区分。几乎均见于免疫低下患者,表现为椎间盘侵袭不明显,跳跃病变,椎旁脓肿(图 3)。

脊柱结核3.png
图 3 多种免疫缺陷者,活检证实为烟曲霉菌。(A)T8~T10 楔形变,椎间盘完好,硬膜外 T2 相低信号包括压迫脊髓。(B)造影前包括等信号。(C)增强扫描后信号增强。

4. 脊柱转移瘤:常累及多个不连续椎体,椎间隙完好,后柱累及多于椎弓根。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可提供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8]。

5. 淋巴瘤:可累及单一椎体,椎弓根或后方结构,常合并 T2 相低信号之椎旁包块(图 4)。

脊柱结核4.png

图 4(A)淋巴瘤累及椎弓根:T2 相低信号椎旁包块大,皮质破坏,侵及椎管。(B)结核,椎弓根侵及,但未破坏低密度骨皮质边缘。

对于扁平椎,则应考虑组织细胞增多症(图 5)。

脊柱结核5.png
图 5(A)28 岁病例,病理证实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MRI 上无法与结核区分;(B)10 岁病例,扁平椎,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

6. Modic 变:作为椎间盘退变之表型,I 型 Modic 变可见软骨终板信号改变和椎间盘高度丧失。

治疗

抗痨治疗为目前脊柱结核的主要治疗,手术在脊柱结核的治疗中仍起着重要功效。关于手术治疗的时机,新近研究表明:短至 2 周的抗痨治疗后手术,亦安全有效 [3]。手术治疗之方式多种多样,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参考文献」

1. Momjian R, George M. Atypical imaging features of tuberculous spondylitis: case report with literature review. J Radiol Case Rep. 2014;8:1-14.

2. Kilborn T, Janse van Rensburg P, Candy S. Pediatric and adult spinal tuberculosis: imaging and pathophysiology. Neuroimaging Clin N Am. 2015;25:209-31.

3. Zhang P, Shen Y, Ding WY, Zhang W, Shang Z. The role of surgical timing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al tuberculosis. Arch Orthop Trauma Surg. 2014;134:167-72.

4. He D, Zhang X, Gao Q,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Level of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and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Spinal Tuberculosis in the Chinese Han Population. PLoS One. 2015;10:e0125756.

5. Huang J, Zhang H, Zeng K, Gao Q.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noncontiguous spinal tuberculosis: a retrospective study in 23 cases. PLoS One. 2014;9:e93648.

6. Boehme CC, Nicol MP, Nabeta P, et al. Feasibility,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decentralised use of the Xpert MTB/RIF test for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and multidrug resistance: a multicentre implementation study. Lancet. 2011;377:1495-505.

7. Held M, Laubscher M, Zar HJ, Dunn RN. GeneXper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or spinal tuberculosis: an accurate and rapid diagnostic test. Bone Joint J. 2014;96-B:1366-9.

8. Lang N, Su MY, Yu HJ, Yuan H. Differentiation of tuberculosis and metastatic cancer in the spine using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Eur Spine J. 2015;24:1729-37.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 王海强专栏 查看

编辑: 刘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