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多维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技术

2012-12-06 18:28 来源:丁香园 作者:zhanghaisen
字体大小
- | +

在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在上肢骨折中占第二位,在全身各部分骨折中排在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之后,列第三位。随着现代社会高速创伤的不断增加,年轻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发病数量也呈现逐步增加趋势。对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目前报道的临床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经皮多枚克氏针固定,外固定架,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等。

无论何种治疗方法,为了防止患者出现肩关节僵硬,患者尽早实施关节功能锻炼十分重要。因此,非手术治疗,经皮多枚克氏针固定等治疗方法就很难实现这一治疗目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需要对骨折周围软组织进行剥离,对肱骨头的血供影响较大,因此患者发生肱骨头坏死的机率将大为增加。

外固定架治疗尽管存在针道并发症等问题,但却可以克服上述治疗方法的缺陷。关于肱骨近端骨折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研究,尽管目前报道较少,但却是值得临床骨科医生关注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对于一些特殊病例,可选择性采用。最近,印度Lucknow大学医学院骨科Ajai Singh, MS等在最新一期的Tech Orthop杂志上报道了一种多维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技术,值得创伤骨科医生参考学习。

手术技术

患者全麻成功后,取半倾斜位仰卧于手术床上,患侧肩关节垫起以利于手术操作。X线透视图像下牵引复位肱骨近端骨折断端,避开腋神经和血管束经三角肌安全区域,应用3-4枚2mm克氏针插入骨折近端直至肱骨头软骨下骨质。通过连接阀(blocks)将克氏针与3-mm半环架(semicircular ring)相连。对于粉碎严重的病例,可应用另一平行的3-mm半环架连接骨折近端克氏针以加强固定稳定性。在骨折远端,三角肌粗隆上方,将2-3枚克氏针以不同的角度由外向内插入肱骨干(实现三维固定结构),直至经过内侧皮质,停止进针。应用两根3-mm的连接杆(rod)连接骨折远端克氏针。X线透视下骨折复位满意,通过连接阀采用3根连接杆将肱骨远端克氏针连接杆与肱骨近端半环架相连。外固定架组装完成后,活动肩关节,透视下检查固定结构的稳定性。

术后处理

1.术后第一周,局部疼痛及肿胀减退后,开始行轻柔的主动活动训练,摆动肩关节。

2.术后第二周,辅助下行主动肩关节外旋活动。

3.术后第三周,随着骨折愈合过程的出现,可以考虑进行三角肌和外旋肌等长功能锻炼。

4.X线片证实骨折愈合后,可主动或辅助下行肩关节个方向活动锻炼。


1.术前正位X线片示,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2.术后正位及轴位X线片示,骨折复位尚可接受,外固定架固定针未穿过骨折线。


3.外固定安装后的大体照片及患者肩关节功能锻炼情况。

经验总结

作者采用这一技术方法共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4例,患者的年龄为21-80岁,平均51.1岁。所有病例的骨折复位均采用闭合方式操作,无切开复位者。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0.74个月(8-12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获得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8.89周(8-10周)。采用外固定架治疗的所有患者均与术后第2天即适当行肩关节活动锻炼,未见骨折不愈合或肱骨头坏死病例出现。2例患者发生针道感染,但未取下外固定架,亦未全身应用抗生素,均经局部换药处理后治愈。根据Swanson肩关节评分结果,72.7%的患者功能效果优良(图6)。


4.外固定架固定术后6周正位及轴位X线片示,骨折可见愈合迹象。


5.外固定架去除后正位X线片示,骨折断端可见骨痂形成。


6.外固定架去除后最终临床随访情况。

A Multiplanar External Fixator Assembly for Complex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A Novel Management Modality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orthop00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