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是一项骶骨前微创手术方法。该融合方法既不会破坏纤维环,也不会对前、后纵韧带造成损伤,其最初用于L5-S1的椎体间融合,最近该技术的应用又扩展到L4-5和L5-S1两个节段。到目前为止,只有一项生物力学实验和一项影像学研究对轴向融合的这一新适应症进行了评估,尚无临床病例研究见诸报道。
最近,巴西学者Marchi L 等通过病例观察研究,对轴向L4-5和L5-S1两个节段椎体间融合技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考察,其研究报告发表于近期出版的J Neurosurg Spine上,该研究是目前此项技术最早的临床应用报道。
该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共涉及27例接受轴向L4-5和L5-S1两个节段椎体间融合手术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背部及腿部症疼痛状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病例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另外,间盘高度、前凸角以及骨性融合状况等X线和CT扫描等影像学参数也被考察,并记录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及手术翻修情况。病例的随访时间至少为24个月。
图1.临床评分情况。上图:视觉模拟背部及腿部疼痛评分结果。除了术后12个月的腿部疼痛评分之外,相比基线水平,术后疼痛评分显著改善(p < 0.05)。下图: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结果。从术后6个月至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 < 0.05)。
表1.影像学并发症评估结果
表2.间盘高度及前凸角对比结果
表3.术后24个月骨性融合评估结果
究结果显示,所有病例均未见术中并发症出现,只有1例患者发生败血症,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病情缓解。临床评分结果显示,患者的疼痛及功能整体改善显著。随访期间发现的并发症情况包括螺钉固定结构断裂(14.8%),骶骨棒远、近端链接处分离(11.1%),骶骨棒周围透亮带(52%)以及骶骨棒头侧移位等(24%)。手术后间盘高度得以维持,但术后24个月随访时发现,间盘间隙较术前有所减小。与术前相比,术后24个月的前凸角明显较小。术后24个月影像学评估发现,只有22%的融合节段获得坚强融合。
图2.术后7个月回访的1例典型病例。术前(A),术后6周(B)、6个月(C、E、F)及翻修术后(I)X线图像。术后6个月矢状位(D)及L-5 (G) 和L-4 (H)椎体轴位CT重建图像。
图3.轴向骶骨棒进入L3–4间盘间隙,损伤L-3下位终板的1例典型病例。术前MRI图像(A)。术后6周(B)及24个月(D、E、F)X线图像。术后6个月CT扫描图像(C)。
图4.L4–5和L5–S1间盘高度丢失,术后24个月L3–4间盘间隙受损,术后60个月L3–S1融合的1例病例。术前(A)、术后6周(B)、24个月(C)及60个月(F)的X线图像。术后24个月的L-4 (D) 和L-5 (E)CT扫描图像。术后60个月冠状位CT扫描图像(G)。
图5.1例术后效果良好病例,未见透亮带出现,椎体间融合坚固,间盘高度及前凸角得以维持。术后6个月X线(A)及CT扫描图像(B)。术后60个月X线图像(C)。AR:轴向融合棒
根据研究结果,作者认为,两节段轴向腰椎间融合技术的短期临床效果令人满意,但术后2年其影像学可见的并发症问题常有发生,因此,尚需进一步相关细致评估轴向融合椎间融合技术用于两个节段融合手术的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