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椎间盘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何者临床效果更佳?

2012-05-27 22:39 来源:丁香园 作者:zhanghaisen
字体大小
- | +

近年来,微创椎间盘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discectomy ,MID)的临床应用,多有报道。有些提倡应用该手术方式的医生甚至已经将MID作为开放椎间盘切除术(open discectomy ,OD)的替代选择,认为MID可以减少椎旁肌肉的损伤,减少术后疼痛,并且可以加快术后恢复。但最近一些大型随机对照研究(RCT)发现,MID手术患者的下肢疼痛缓解较差。为此,美国彼士顿妇女儿童医院神经外科的Dasenbrock等进行了一项meta分析,通过荟萃OD与MID的RCT研究,考察了根性神经痛患者采用两种术式后腿部疼痛缓解和并发症情况。该研究论文发表于近期出版的JNS杂志。

该研究的检索数据库为Medline和EMBASE,检索时间点为1990年1月到2011年1月。预设的纳入标准中包含应用Tubular牵开器的 RCT研究,所有研究的随访期至少1年,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定量分级。单纯评估复发性间盘突出病例的研究被排除在该研究之外。由2名调查人员采集手术相关参数、并发症和下肢疼痛VAS评分等数据。通过设定的随机效应进行meta分析,以确定确定连续变量的均值变化和二分类变量的风险比。


图1.
研究纳入流程

共有包括837例患者在内的6项RCT纳入该meta分析,将388例患者随机纳入MID组,另外449例纳入OD组。MID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9分钟,OD组为44分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D组的硬脊膜意外切开病例较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7% vs 2.90%; RR 2.05, 95% CI 1.05-3.98)。MID组的术中并发症(硬脊膜意外切开和神经根损伤)也较为常见,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 2.01, 95% CI 1.07-3.77)。术前下肢平均VAS评分MID组为6.9,OD组为7.2。长期随访(术后1-2年)结果显示,两组的平均VAS评分均改善为1.6。无论早期随访(术后2-3个月, VAS 0.81分, 95% CI -4.71 - 6.32),还是长期随访(VAS 2.64, 95% CI -2.15 - 7.43),两种手术方法的下肢疼痛缓解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再发间盘脱出病例在MID组中更为多见(8.50% vs 5.3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1.56, 95% CI 0.92-2.66)。在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种术式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1.50, 95% CI 0.97-2.33)。

表1.2005 – 2008年间发表的(包括meta分析)RCTs设计和研究方法的对比

表2.2008 – 2010年间发表的(包括meta分析)RCTs设计和研究方法的对比


图2.
森林图所示,MID与OD随机患者间VAS评分疼痛长期缓解/短期缓解,手术时间,总体并发症,硬脊膜意外切开以及复发性间盘突出等情况的对比结果。

作者认为,该研究证据表明,OD和MID均可使患者的下肢疼痛获得真正的长期改善,二者的效果相同。以神经根病为主诉的患者,无论采用何种术式,充分的的减压也许才是缓解疼痛的主要决定因素。硬脊膜意外切开这一并发症在MID组中更为常见,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总体并发症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he efficacy of minimally invasive discectomy compared with open discectomy: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编辑: orthop00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