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关节突螺钉是下颈椎的固定方法之一。生物力学及一些小型临床病例研究表明,该技术可作为一种后路固定方法用于颈椎疾病的手术治疗。但在下颈椎固定手术中,经关节突螺钉技术尚未在临床上广泛采用。其中的一项原因是术者不熟悉其钉道的安全路径。近日,在发表于JNS上的一篇研究中,来自美国犹他州的骨科学者通过CT定量分析,对下颈椎经关节突螺钉安全钉道的进针点和角度进行了考察。
在该研究中,作者采用颈椎薄层CT扫面及其多平面重建图像,评估了下颈椎(C2-3、C3-4、C4-5、C5-6、C6-7)经关节突螺钉安全置入路径。与侧块螺钉一样,经后外侧置入经关节突螺钉,以便绕开椎动脉和发出的神经根。进钉点选择侧块中点偏内侧1毫米、尾侧1毫米。经这一进钉点,螺钉的矢状角与小关节面基本垂直。在轴向角度上,钉道的穿出点位于横突的后外侧。理想的进钉角度和螺钉长度确定后,在20个不同颈椎的CT扫描图像上模拟钉道路径,以便确保安全地置入螺钉,
图1.矢状面重建及冠状位CT平扫图像所示,下颈椎经关节突螺钉的进钉角度。A: a角为钉道的矢状角度,以小关节间隙的矢状投影做参照。B: b角为钉道的内外侧角度,以AP线做参照,该线平行于椎体。
图2.三维CT重建图像所示,下颈椎(C2–3, C3–4, C4–5, C5–6, C6–7)经关节突螺钉的钉道。A: C-3, C-4, C-5, C-6的进钉点位于上一节段侧块中点偏内侧1毫米、尾侧1毫米,C2进钉点选择其峡部内上四分之一象限。B: C-3, C-4, C-5的钉道垂直关节突关节面,位于横突的后外侧,C-6位于横突的外上象限。C: C-7的穿出点位于横突尖端或腹外侧面。
研究结果显示,最佳的内外侧平均置钉角度分别为:C2-3,23°±5°;C3-4,24°±4°;C4-5,25°±5°;C5-6,25°±4°;C6-7,33°±6°。经测量小关节间隙的矢状位投影,平均矢状面进钉角度分别为:C2-3,77°±10°;C3-4,77°±10°;C4-5,80°±11°;C5-6,81°±8°;C6-7,100°±11°。钉道的平均长度分别为:C2-3,15±2mm;C3-4,14±1mm;C4-5,15±1mm;C5-6,16±2mm;C6-7,23±4mm。利用这些角度测量结果,在20个不同颈椎CT扫描图像上模拟置入经关节突螺钉,85%-95%的C2-3、C3-4、C4-5、C5-6及C6-7的钉道是安全的。
技术上述测量结果,作者认为,该研究测量所得每一节段的最佳进钉角度和钉道长度可用于指导下颈椎经关节突螺钉的安全置入。
图3.颈椎标本斜位及侧位照片所示,C-3至C-7侧块及横突的相对大小。C-3, C-4, C-5的侧块(+号)相对较大,其相应的横突(箭头)相对较小。C-7在形态上是过渡性的,其侧块较扁(+号),而横突较大(箭头)。C-6 (#号)的特征界于C3–5和C-7之间。
图4.CT图像所示,C5–6经关节突的置钉解剖。A:矢状位观;B:冠状位观。C-6侧块与其横突之间的沟非常小,因此,C-6侧块上钉道的出口位于横突的后外侧。C : 矢状位观;D: 冠状位观。陡峭偏外的C-6钉道出口位于横突的外上象限是安全的。
表1.下颈椎经关节突螺钉的平均置钉角度和螺钉长度
表2.下颈椎经关节突放置螺钉易犯的错误
表3.下颈椎经关节突放置螺钉的手术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