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长节段融合术可用来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矢状面失衡、退行性滑脱,也可以用来对假关节形成进行翻修手术。一般认为,对于以上疾患,脊柱的稳定可以缓解疼痛、预防脊柱失稳和避免畸形进展。
长节段固定相关的邻椎病变并不少见,包括临近节段退变、融合节段的最上位椎体(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l, UIV)固定失败、相邻椎体压缩骨折或滑脱,以及严重的相邻间隙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的后凸畸形。治疗这些并发症的主要手段是减压和延长固定节段,通常需延长至上胸椎。
有多种理论对这些并发症的机制进行了讨论,一般认为:融合后的脊柱会增加相邻部位的应力和动度,从而加速其退行性变和/或导致内固定失败。因此,很多作者建议融合范围应到具有正常三维结构处,另有部分研究人员建议融合范围应至T10或其周围,以借助胸廓获得稳定,其它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骨质流失、术前基础疾病、胸廓成形术、男性、术前邻近节段后凸畸形、刚性固定、术前胸椎后凸、术后矢状面失衡、髋和膝关节退变相关的矢状面失衡,以及矢状面结构紊乱的突然纠正。
近期,加拿大多伦多的医务人员对27例长节段融合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研究成果发表于2月的SPINE杂志。该研究选取了2001-2008年间的27例患者,纳入标准为后路融合至少4个节段,范围为L5-T10之间,既往无UIV周围胸椎手术病史,均为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采用自体骨进行融合。
资料收集由与治疗过程无关的脊柱外科医师、住院医师、研究助手各一名完成,收集包括体重指数在内的一般资料及手术相关资料,对术前、术中、术后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矢状面UIV角定义:融合节段最上一节椎体下终板与水平面夹角(图1),前凸为正值,后凸为负值,完全平行为中值;以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做为临床效果评价的指标。
图1 UIV角,实际测量(A)与图示(B),图中的UIV角为正,具体定义见文中。
将患者依预后分为三组,第一组包括7例UIV骨折的患者(图2);第二组为6例合并其它临近节段并发症的患者(临近椎体骨折、间盘突出、内固定失败或松动等)(图3);第三组为14例无临近节段并发症的患者(图4)。
图2 一例UIV骨折,A 术前图像;B 术中图像示T11-S1后路融合,对L3行经椎弓根截骨;C 术后站立位图像,示T11上终板骨折,该患者后来进行了翻修手术
图3 一例相邻节段巨大间盘突出,A 术前片;B 术中图像,示L2-S1后路融合;C 术后站立位图像;D 术后MRI图像显示L1-2间隙间盘突出。该患者进行了翻修手术。
图4 一例无并发症的患者。A 术前片;B 术中片示T12-骨盆后路融合术,于L4行全脊椎截骨;C 术后站立位像,该患者恢复顺利。
结果表明UIV角与UIV骨折高度相关,第一组患者术中角度为18.6,第二组为5.7,而第三组则为10.3;第一组、第二组间存在显著差别,第一组和第三组间存在差别,而第二组和第三组间无明显差别。但以全部研究对象做为比照对象时,第一组与其差异明显;同样情况也发生在术后即时UIV角的评估中,UIV角术中和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可以以术中数值做为术后情况的有效参考。
UIV骨折的7例患者中,有6例骨折发生于术后首次随访之前(术后6-8周);以T10、11、12做为UIV出现临近节段并发症的病例为31%(5/16),而L1、2为UIV的则为73%(8/11)。
根据以上结果,作者认为:该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及翻修率均较高,其原因可能与矢状平衡恢复不够相关,UIV角与术后早期UIV骨折显著相关,基于此建议在行腰椎长节段融合术时固定的范围不应该停止在具有较大UIV角的椎体。
【编者按】:矢状面平衡是脊柱外科医师越来越关心的热点问题,对于长节段固定如此,对于其它脊柱手术也是一样。虽然手术治疗的是局部的疾患,但要考虑的却是整体的结构和生物力学功能。只有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解决患者的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甚至延长寿命。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脊柱侧凸相关文章
更多 >
脊柱外科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