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前侧皮下内固定架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效果良好且并发症率低

2012-03-04 01:02 来源:丁香园 作者:zhanghaisen
字体大小
- | +

对于骨盆前环骨折的治疗,骨科医生经常实施前侧外固定架固定手术(APEF)。然而,患者应用骨盆前侧外固定架后,其针道感染,松动以及支架与皮肤撞击等相关并发症在临床上发生率并不低,文献报道从0% 到62%不等。在近日出版的一期J Orthop Trauma上,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区总医院的Peter A. Cole, MD等报道了一项用以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骨盆前侧内固定架技术(APIF)。作者在文章中指出,该技术有望避免骨盆外固定架的相关并发症。

在该单中心回顾性列队研究中,作者还对APEF与APIF的短期效果进行了比较,其证据级别为治疗性研究3级。共有48例接受骨盆前环骨折手术固定的连续性病例纳入研究,APIF组和APEF组各24例,所有患者均在作者医院由两位外科医生实施手术。APEF或APIF的术式选择由手术医生确定,两种术式的手术适应症相同。采集的数据包括感染、固定失败、再手术、临床随访时持续存在的手术部位疼痛等并发症以及影像学愈合情况等。术后即刻以及临床随访时行骨盆入口位和出口位X线检查,以确定在维持骨盆骨折复位方面,两种术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另外,还对两组患者之间临床效果进行了比较。

1.患者的骨盆分类情况

2.患者的一般资料


1.APIF的手术切口。放置双侧重建钢板时需要做三个切口:经两侧髂前上棘的两个斜切口和以耻骨联合为中心的一个横切口。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包括走行于腹股沟韧带下方的股外侧皮神经以及覆于腰肌的股神经。


2. 应用Cob或骨膜起子于腹外斜肌膜以浅仔细地徒手创建一皮下隧道,经隧道插入重建钢板。钢板滑经联合肌腱区,位于前侧,其下方为神经血管结构。应首先注重骨盆后环损伤的稳定固定。


3.实施双侧APIF时,两枚钢板最终在中间重叠。在双侧耻骨支经钢板置入螺钉以增加固定的稳定性。该图为骨盆轻度斜位观,钢板中间做曲型折弯,在腹股沟韧带与钢板之间留有数毫米的间隙以免在这一区域造成压迫。


4. OTA 61-B1.1 型(APC-II)骨盆骨折术前及术后X线图像。术前入口位(A)和出口位(B)X线片显示,骶髂关节分离,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放置双侧骨盆前侧内固定架术后入口位(C)和出口位(D)X线片。对2枚16孔的重建钢板进行塑形,以便手术时其更安全地置入固定。钢板的3个孔在骨盆中央前侧重叠,以进一步增加固定的稳定性。


5.骨折愈合后APIF内固定物取出前(A)和取出后(B)正位X线片。


6.APIF手术区周围的解剖结构。内固定架完全放置于皮下,相比外固定架,这可减少手术部位的并发症。

研究结果显示,相比APEF组,APIF组患者的伤口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相关死亡率显著更低。另外,在整个随访期内,APIF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持续疼痛的发生率也显著更低(P = 0.05)。在骨折维持复位方面,术后早期或最终随访时,两组患者之间未见显著差异。在其他并发症方面,两组之间未见显著差异。

3.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发生率
    

4.影像学评估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作者的初步经验表明,骨盆前侧皮下内固定架表现出令人鼓舞的临床效果,其与前侧外固定架之间的临床效果无差别,但并发症发生率,相关死亡率以及手术部位疼痛发生率等更低。基于该研究结果,作者建议进一步分析该技术以确定其能否在临床上常规应用。

Anterior Pelvic External Fixator Versus Subcutaneous Internal Fix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Anterior Ring Pelvic Fractures 

编辑: orthop00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