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折,尤其是股骨干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在手术中如何控制旋转一直以来都是临床的难点问题。以往大多通过小转子的形态和大小,以及正侧位上股骨颈前倾角来评价股骨旋转的纠正情况,然而,从以往的这些研究来看,约有半数的病例术后均会残留旋转畸形。而15度以上的股骨旋转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而且还会使跑步、攀登等运动功能明显下降。
J Orthop Trauma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介绍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大转子-股骨头接触角的测量来控制旋转,简便、有效,值得推广。术中先拍摄健侧膝关节标准侧位片,使股骨远端双髁重合,记录C臂的角度A。然后平行上移C臂拍摄髋关节正位片,在正位片上观察大转子与股骨头的影像,并逐渐内旋C臂,直至大转子与股骨头的影响相互接触,记录下此时的C臂角度B。A、B两个角度的差值即为大转子-股骨头接触角,这一角度在双侧的差异很小,通常不超过6度。接下来再按照同样的方法拍摄患侧的影像,并注意纠正股骨的旋转畸形,使双侧的大转子-股骨头接触角达成一致(如下图所示)。
图1,正常股骨标本,逐渐增大股骨外旋角,可观察到股骨大转子的影像与股骨头的投影逐渐靠拢,二者相互接触时相对于标准股骨侧位的角度即为大转子-股骨头接触角。
图2. C臂与手术床垂直,水平投照,调整下肢的位置使股骨远端双髁的影响相互重合,并注意维持下肢最终的位置。
图3. 将C臂平行上移,拍摄髋关节正位片。注意观察大转子与股骨头的关系,并逐渐内旋C臂(相当于股骨外旋,如图所示),记录下大转子与股骨头想接触时C臂的角度。
图4. A为股骨标准侧位片,投照位置在膝关节(股骨远端);B为大转子与股骨头像接触的投照角度;C:两个角度的差值(黑箭头)即为大转子-股骨头接触角;D:这些角度都可以直接在C臂上读出来。
作者认为,这种方法参照的解剖标志清晰,只需拍摄膝关节侧位和髋关节侧位即可确定,直接测量角度,也更为客观。这与术中观测断端骨皮质厚薄、形态显然更为可靠,而对于骨折累及小转子的转子下骨折仍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