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2015 孙常太教授:椎弓根螺钉松动原因分析

2015-11-19 15:53 来源:丁香园 作者:叮咚小雨
字体大小
- | +

在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 COA 国际学术大会(COA2015)上,北京医院骨科的孙常太教授报告了《70 岁以上老年人腰椎退行性病变内固定手术后椎弓根螺钉松动原因分析》。该研究指出,70 岁以上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手术内固定椎弓根螺钉的松动可能与骨密度、螺钉植入的角度和节段是否融合有关,而与性别、融合方式、融合节段、腰椎固定后的曲度以及是否应用抗骨质疏松药无关。

孙常太教授的此项研究旨在观察和分析老年人腰椎退行性病变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松动的可能原因。纳入 2006 年 1 月至 2014 年 1 月在北京医院骨科初次手术行腰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或椎间植骨 987 例 70 岁以上患者,随访到 523 例,出现 29 例有症状的椎弓根螺钉松动病例。

29 例患者均因为腰痛或合并腿痛 X 线或 CT 并最终行翻修手术证实椎弓根螺钉松动。回顾性观察术前性别、腰椎骨密度、融合方式、植骨融合情况、融合节段、椎弓根置钉位置、腰椎前凸角和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情况等因素对螺钉松动的影响。每分析其中一个暴露因素时,从 523 例中配对 3 倍到 87 例其它因素可比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计算优势比。

结果显示:

(1)男性和女性比较螺钉松动无明显差别。

(2)病例组和对照组腰椎平均骨密度分别是 0.751/cm2 和 0.821/cm2

(3)融合方式,椎间融合组和后外侧植骨组螺钉松动无明显差别。植骨明显融合一组螺钉松动率明显低于明显不融合组。长融合节段和短融合节段螺钉松动无明显差别。螺钉在矢状位上向上斜植入比平行终板植入容易产生松动。腰椎术后前凸角变大变小和正常范围三者松动率无明显差别。术后应用钙+D、降钙素和双膦酸盐至少一种和不用上述药物者,螺钉松动无明显差别。

孙常太教授强调,70 岁以上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手术内固定椎弓根螺钉的松动可能与骨密度、螺钉植入的角度和节段是否融合有关,而与性别、融合方式、融合节段、腰椎固定后的曲度以及是否应用抗骨质疏松药无关。

更多精彩内容,请至 COA2015 专题查看。

编辑: 费杨虹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