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述评: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新要求

2015-10-20 22:05 来源:丁香园 作者:虎群盛
字体大小
- | +

随着人口老龄化,股骨近端骨折的病例在不断增多。采取抗骨质疏松治疗、预防跌倒等措施可能会降低特定人群的骨折发病率,但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数量还是稳步上升。近期的 Bone Joint J 杂志,英国骨关节手术协会专家就如何提高股骨近端骨折疗效进行了述评。

由于股骨近端骨折的数量不断上升,骨科规划方面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要处理与骨折及其治疗有关的早期较高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其次是要认识到由于骨折愈合不良、股骨颈骨折导致的股骨头坏死、股骨近端对位不良造成髋关节力学结构改变会导致患者出现功能康复不佳。

为了改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近年来的创新措施包括缩短手术前时间、提高老年病学专家和麻醉医生在髋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等。

在骨科矫形方面,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和内固定相比,关节置换可更好地改善功能,且不会增加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虽然在假体类型方面存在争议,但大家普遍认为骨量较低应该选择水泥型假体。虽然有些单中心的研究认为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柄可取得优良疗效,但来自关节注册中心的数据则更倾向使用水泥型假体。

Griffiths 等人将有经验的麻醉医生与骨科医生主动联合起来,为水泥型假体置换设定一些安全准则。与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相比,骨水泥假体的潜在优势在于固定更好以及避免术中骨折。但是,使用骨水泥假体时也存在插入水泥以及加压时的不良骨水泥置入反应,这些限制了其运用。

作者认为不需要对骨水泥进行过分加压,大多数患者生存期限有限,即使没有采用第三代骨水泥技术也很少会出现股骨假体部位的无菌性松动。

对于股骨近端骨折和许多医生而言,在非骨水泥假体存在同样的风险而又没有显示出优势的时候,骨水泥型假体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王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