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骨折在上肢骨折类型中位居第二,常见于年轻和老年患者。一旦出现移位性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可能会对上肢功能造成影响。在对这种骨折进行评估时,首先要对大结节骨折的移位程度进行测量。大结节向上移位仅2mm即可明显增加外展所需的应力,并能导致肩峰下撞击。而移位超过5mm则意味着肩袖严重撕裂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并且通常需要进一步手术处理。部分学者认为,骨折移位3mm即需要行复位内固定。
目前临床上难以通过平片对大结节骨折的移位程度进行准确测量,其误差最大可达到13mm。除此以外,有很多研究采用CT和三维CT重建也尸体标本和人工合成骨模型进行了测量,但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放射线暴露。鉴于此,测量大结节移位最理想方式,即是在减少放射线暴露的同时,能使准确度达到5mm(最好在3mm以下),同时更便于大结节骨折的分型以利于治疗方案的确定。
来自的Hopital Sacre-Coeur de Montreal,Canada的Jennifer A. J. Mutch, MDCM等对连续40个大结节骨折的病例进行了X线和CT检查,并对于X线结果采用比值法进行测量,随后将大结节比值和CT测量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移位5mm作为手术指征的金标准,以观察大结节比值对手术决策的影响。原文发表于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杂志2014年8月第28卷上。
方法:
对2007-2010年急性(≤3周)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病例的平片和CT进行了回顾,将所有平片上测量的大结节比例和CT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骨骺未闭和既往骨质损伤的病例予以排除。X线和CT拍摄时患者上肢均取内旋位,两种检查之间间隔的时间不超过24小时。将骨折块向上、前方移位记录为正值,将下、后方移位记录为负值。
X线测量方法
大结节骨折块的移位采用比值进行记录,这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放大率带来的误差。具体步骤如下:
正位片(Grashey位)上,肱骨干轴线定位为从肱骨颈部到远端10cm的肱骨干平分线(AHD)。所有测量线均和该轴线平行。于肱骨头最近端做一切线和肱骨轴线垂直(图1),即为肱骨头切线(HHT)。
HHT和大结节骨块最近端之间的距离为A。如果为粉碎性骨折,则以最近端的骨折块为参考。
HHT和肱骨头关节面最外侧之间的距离为B。
比值的计算方法为:(A+B)/B。若比值大于1,则骨块位于HHT的上方;若比值为0-1之间,则骨块向上移位,但位于HHT下方;若比值小于0,则骨块向下方移位。
图1 正位片的比值测量法。沿肱骨干和肱骨外科颈中心做一直线,所有测量均与此轴线平行。于肱骨头最近端与此轴垂直做一切线。距离A为该切线至骨块最近端的距离,距离B为切线至肱骨头关节面最外侧的距离。(A+B)/B即为比值。
2、侧位片(Neer位),AHD的定义同前。所有测量线均和该轴线垂直。距离C为AHD和大结节骨块最后方的距离,距离D为肱骨外科颈的宽度(图2)。该比值计算方法为C/D。若比值大于0,则骨折块位于AHD的前方;若比值小于0,则骨折块位于AHD的后方。
图2 侧位片上的比值测量法。沿肱骨干和肱骨外科颈的中心做一直线。所有测量均与此线垂直。距离C为AHD和大结节骨块最后方的距离,距离D为肱骨外科颈的宽度。C/D即为比值。
CT测量方法
在CT的冠状位上测量骨折块上下移位的距离,其方法和X线相同均参照AHD测量。在找到显示移位距离最大的断层图像后,进行如下测量:
1、 大结节骨折床(即肱骨头最外侧终于骨折线的位置)至大结节骨折块最近端的距离。
2、 肱骨头最近端的切线至大结节骨块最近端的距离(图3)。
图3 CT冠状位上测量骨折块上下移位的距离,找到显示移位距离最大的断层图像。沿肱骨干和肱骨外科颈的中心做一直线,所有测量均与此线平行。肱骨头最近端的切线至大结节骨块最近端的距离。
前后方的移位通过CT的轴位片进行测量,在找到显示前后方移位距离最大的断层图像后,在和关节窝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移位的距离(图4)。
图4 在CT轴位片上测量前后方的移位。找到显示前后方移位距离最大的断层图像,在和关节窝平行的方向上测量移位的距离。
作者发现,大结节比值和CT图像上骨折块向上方移位的测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0.852,P<0.01),且可以据此准确的将治疗方案分为手术和非手术。大结节比值≤0.00为非手术,大结节比值≥0.50则需要手术,而在0.00-0.50则需要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P<0.01)。和AO分型及Neer分型相比,大结节比值在观察者间和观察者自身有着相似甚至更好的可靠性。
本文描述的大结节比值在测量大结节骨折向上移位时和CT有较好的相关性。它不仅减少了放射线暴露,还可以准确的将大结节骨折分为非手术型、手术型,同时还具有和AO分型、Neer分型相似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