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影像诊断学、放化疗和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保肢手术成为治疗恶性骨肿瘤的一种选择,常见的保肢技术包括肿瘤假体置换,同种异体骨移植,关节成形术和牵开成骨,这些方法各有利弊。回植肿瘤段骨在亚洲一些国家因社会宗教原因变得较为流行,但回植前往往需要对肿瘤段骨进行放射线照射、高压蒸汽灭菌和巴氏消毒等进行处理。
然而,这些方法需要特殊仪器或严格温度控制,另外,因处理过程会弱化骨诱导属性,因此,在自体骨回植时不论何种处理方法处理后的肿瘤段骨多与带蒂腓骨进行联合移植。Igarashi报道72例患者使用液氮冷冻的自体瘤骨重新植入重建节段骨缺损,存活者有良好的效果,相关结论发表于BJJ杂志上。
72例患者中,36例患者获术后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01个月(16个月-163个月)。其中包括19例原发性肿瘤,13例骨肉瘤、4例尤文肉瘤和2例软骨肉瘤。14例骨转移癌中分别来自乳腺4例,结肠3例,肝脏3例,肺脏2例,胃1例和1例骨髓瘤患者。26例男性和10例女性,平均年龄39岁(20-72岁)。对其中22例高度恶性肿瘤进行术前化疗,每疗程间歇3周,患者重建方法包括骨关节移植16例,嵌插移植13例,联合假体复合移植7例。
冷冻处理时,液氮作为杀灭肿瘤细胞的冷冻载体,温度为零下196℃。观察体内、外液氮冷冻骨肉瘤扩增细胞的效果,发现液氮通过形成冰晶和细胞脱水而杀灭肿瘤细胞。在-196℃下仅需20分钟充分浸泡一次可充分杀灭所有肿瘤细胞,且不明显破坏骨诱导性。本组实验中所有肿瘤段骨经液氮处理20分钟后,经室温复温或蒸馏水中浸泡10-15分钟,复温完全后便可回植。术后可进行床上肢体功能锻炼,术后2月尝试下地负重,直至宿主骨与回植骨边界中骨痂充分形成后可完全负重。
最终存活的36例患者中术后Enniking功能评价中26例优、7例良、3例中。移植骨中未见复发。其中26例患者中观察发现宿主骨与回植骨平均愈合时间俄日6.2个月(2-11个月)。骨不连6例患者,采取自体髂骨再植联合或不联合钢板固定的办法进行治疗。这些二次手术在首次手术后平均18.3个月(7-33个月)进行,二次术后平均5.5个月出现骨连接愈合。
自体骨存活率为80.6%,其中5年存活率为86.1%,10年存活率为80.6%。其中36例患者中14例存在并发症,包括4例深部感染7例骨折4例局部复发(3例骨肉瘤和1例平滑肌肉瘤)。16例骨关节移植患者中7例因骨折、感染而失败,嵌插移植和复合移植重建功能良好。4例感染患者中3例采用引流和清创治疗,另1例取出冰冻回植骨,7例骨折患者中3例嵌插段骨折,采用髓内钉,单侧钢板或双侧钢板进行固定;3例骨关节移植段骨折,1例采用保守治疗,2例采用假体置换;1例复合移植骨折,采用保守治疗。
研究者在讨论中分析,液氮处理肿瘤早在1962年就有报道,此后,陆续有学者用低温处理的方法来治疗肿瘤患者。骨科领域,在1964年由斯隆-凯特琳纪念医院首次报道使用低温处理的方法治疗骨转移疾病。之后有不同作者报道低温处理治疗良、恶性骨肿瘤。 然而早期报道中冷冻低温处理并不包含对整块切除的肿瘤段骨进行液氮冷冻后自体回植。
低温液氮处理肿瘤骨有多种优点,包括廉价,维系骨传导和骨诱导性,移植骨和宿主骨完美匹配,生物学强度充分,无疾病传染或免疫排斥,保留软骨基质,无需骨库、特殊设备和严格的温度控制,易于将韧带和肌腱与骨连接,无有害变性物质,有早期活化和低温免疫效果。但冷冻处理也有其缺点,包括不能对整体样本取样进行组织病理分析,而并发症与同种异体骨类似,包括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
冰冻自体骨用于重建可循环再利用肿瘤骨,强度取决于残留结构的整体。因此,溶骨性破坏和肿瘤大范围侵袭关节面均因示为冰冻自体骨的禁忌症,此类情况应直接使用骨移植和假体置换。
该文研究者使用复合移植或嵌插移植时并发症率较低,治疗效果较好。因此,认为骨肉瘤患者和肺转移但对化疗敏感者,转移癌中原发灶非侵袭性能达到良好的肿瘤控制且转移病灶单一者都应属于冰冻自体骨移植的适应症。伴随冷冻免疫效果的加强尚应拓宽冰冻自体骨在转移性骨癌中适应范围。
综上所述,冰冻自体骨可长时间较好保留,为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提供一较为满意的保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