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骨折是老年人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动力髋螺钉(DHS)被认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首选治疗方式,而研究表明髋关节外固定支架也能提供与DHS相媲美的临床治疗结果。此外,外固定支架尤其独特的优势,如微创手术技术,闭合复位,因此,使用外固定支架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能存在一定的优势。为进一步明确外固定架和DHS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来自伊朗的学者进行了专题研究,相关结论发表于Injury上。
研究纳入6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男性19例,女性41例),所有骨折均由低能量创伤引起,平均年龄78岁。所有患者均属高龄高危患者,合并有如心衰,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肾衰竭,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贫血或肺部疾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表1)。A组患者采用DHS进行治疗,B组采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
表1为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合并疾病
表2 股骨转子间骨折AO分型
图1 骨折病人采取外固定支架复位前的体位
图2 A图为81岁患者AO1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前后位片。和B图为外固定支架复位骨折满意后摄前后位片。
图3 外固定支架被患者广泛接受,没有出现显著的坐卧困难。
平均手术时间为A组73分钟,B组15分钟。A组中27例患者术后需要输血,B组没有患者需要术后输血。A组和B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8.4和2.2天。术后一年,Harris评分,A组平均为65,B组平均为66。B组9例患者出现2级针道感染,均予抗菌素治疗。两组在并发症、复位质量、螺钉切出率、褥疮和高糖高渗透压综合征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3)。
表3 外固定支架与DHS术后患者对比
研究者认为:外固定支架能有效治疗高龄高危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其优点包括快速和简单的操作,失血较少,少辐射暴露,固定充分,疼痛缓解,早期出院,花费低以及良好功能的结果。临床上对高领高危患者,可考虑使用外固定架作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终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