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新阶段 | 第四届全国骨科加速康复学术交流大会在成都圆满召开

2025-08-29 18:45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健康骨骼    美好人生

手术无血无痛   病人加速康复

医生护士辛劳   病人政府获益

加速康复外科是指应用已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一系列围术期优化处理措施,减少手术创伤应激、降低并发症,使患者获得加速康复,并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外科手术患者常常担心手术切开肌体后的疼痛与出血和切口愈合及切口瘢痕形成。骨科手术又是出血多,创伤应激反应大,疼痛剧烈的手术。骨科手术加速康复的内容包括:术前患者与家属的宣教与充分沟通和积极参与、术前预康复、缩短禁食禁饮时间,短效麻醉,限制性输液,减少用药,微创操作,减少出血与疼痛,减少管道,早期进饮进食,早期下床,监测不良反应与预防,逐步达到「无血、无痛、无应激、无风险」和「无栓、无感、无肿、无管、无吐、无带」「十无」的质量顶峰境界。骨科手术加速康复的关键是需要做好围术期血液与疼痛管理,要做到减少创伤应激,减少失血和疼痛,达到加速康复的目标。旨在进一步改进骨科手术优化微创化操作和优化围术期管理,减少并发症,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手术安全性,提高患者的舒适性与满意度,并积极推动加速康复理念在中国骨科手术的发展与实施。

疼痛是影响患者加速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术后持续疼痛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构,进而影响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可能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疾病,使患者无法参与正常的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由于疼痛是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疼痛与睡眠又相互影响,疼痛影响睡眠,而睡眠不好又加重疼痛,两者互为因果,可使病人的身心都受到较大的影响。

优化镇痛是指采用有效的方法对可能发生的或已发生的疼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性镇痛和(或)多模式镇痛方法进行充分镇痛,达到预防疼痛或缓解疼痛的目的。由于疼痛与睡眠密切相关,在优化镇痛方案时应评估患者围术期的睡眠障碍,同时进行必要的催眠抗焦虑治疗,达到帮助睡眠和缓解疼痛的目的,使病人在围术期吃好、睡好、无痛或能耐受的轻度疼痛。因此,处理好骨科手术患者在围术期的疼痛与睡眠障碍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加速康复成功的基础,是骨科医师、麻醉师、疼痛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和护士同心携手共同勇攀的高峰。

骨科手术是外科手术中出血量最大的手术,围术期失血量平均 1000-2000 ml,术后血红蛋白下降 30-50 g/L,术后异体输血率高达 45%-80%。同时,骨科手术患者术前贫血发生率为 24%-44%,围术期失血和未纠正的术前贫血增加了术后急性贫血,骨科手术后贫血为 51%-89%。

围术期贫血增加术后感染及死亡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术后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术前轻度贫血也是术后 30 天并发症和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异体输血率不仅增加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也会增加血液资源紧张局面及患者医疗负担。围术期血液管理是指在围术期的各个阶段采取多种技术进行血液质和量的保护,以达到减少失血,降低贫血及输血率,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医疗质量。其内容包括:

(1)术前术后的优化造血
(2)术中优化微创化精准化操作、减少出血
(3)提高患者贫血耐受性
(4)合理异体输血

从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关节置换术安全性与效果评价》数据库连续 3 年 20000 多例手术中,由 2014 年异体输血率 27.05% 到 2016 年降到 9.55%,住院天数由 14.93 天降到 9.7 天,收到了显著成效。华西医院关节外科异体输血率从 2014 上的 23.6% 下降到 2018 年 0.81-0.93%,关节置换术严重的并发症 DVT 连续 2 年发生率在 0.11%,并发症下降明显,术后住院天数由 5.3 天下降到 3.2 天,全身情况好的病人已经达到术后 24 小时内出院,且无并发症。

微信图片_20190225104630.png
图 1:邱贵兴院士视频致辞

从 2015 年到 2017 年在邱贵兴院士的带领下,国家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关节置换术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项目组与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与《中华骨与关节杂志》相继发表《中国髋、 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抗纤溶药物序贯抗凝血药物应用方案的专家共识》、《中国髋、 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中国髋、 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贫血诊治专家共识》、《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术期血液管理专家共识》、《中国髋、 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疼痛与睡眠管理专家共识》、《中国关节置换加速康复——围术期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栓管理专家共识》和《中国脊柱外科加速康复——围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和《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切口管理指南》、《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术期氨甲环酸与抗凝血药应用的专家共识》11 个专家共识与指南。

从 2015 以来四年时间《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和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国家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关节置换术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项目组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在全国开展了 150 多场次专家共识推广会,听课医生、护士达 35000 多人次,医生和护士都对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术期管理很感兴趣,特别是围术期血液与疼痛管理,引起了广大骨科医师和护士对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术期血液与疼痛管理的重视, 全国各地已逐步按照专家共识开展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术期血液与疼痛管理的工作,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持续改进患者就医体验,2017 年 7 月经《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和白求恩公益基金会与骨科专家协商,开展了「创建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术期血液与疼痛管理示范病房」评选活动。这项活动得到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的大力支持和极大鼓励。建立创建评选机制,以评促建,评建结合,促进骨科加速康复的推广和持续改进,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减少并发症,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最终达到使患者、医院和政府共同获益。现在已经在 136 家医院挂牌,这些医院正积极开展工作,初显成效。

微信图片_20190225104655.png
图 2:大会合影

历经了 2016 年和 2018 年在成都举办的前三届全国骨科加速康复与围术期管理研讨会受到了与会专家和参会人员的青睐。全国各地骨科医生都希望病人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舒适的体验和更高的满意度,积极地开展骨科加速康复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给全国骨科医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国家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关节置换术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项目组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为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共同举办,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陆军总医院共同承办的第四届全国骨科加速康复学术交流大会在成都召开。此次大会将邀请国外 300 多位著名专家,分别对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创伤骨科、骨肿瘤、足踝外科、运动医学加速康复及切口管理、围术期血液及疼痛管理房等加速康复相关领域的热点和焦点进行专题讲座,同时大会还设立了多学科大师面对面的探讨加速康复的热点与合作点,本次会议收到了近 300 篇研究论文,择优进行交流,并进行优秀论文评选,鼓励大家进行研究与推广。本次大会来自全国骨科、麻醉科医生、康复科医生、护士 1500 多人参加会议,学术氛围热烈,讨论勇跃。这次会议是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的一次学术盛宴。

大会执行主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裴福兴教授在开幕式致辞

1.jpg
图 3:裴福兴教授致辞

大会执行主席、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孙天胜教授致辞

2.jpg
图 4:孙天胜教授致辞

大会执行主席、北京积水潭医院吴新宝教授致辞

3.jpg

图 5:吴新宝教授致辞

大会执行主席、北京协和医院翁习生教授致辞

4.jpg
图 6:翁习生教授致辞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承办单位之一,院领导对本次大会的召开给予了高度重视。医院党委书记张伟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高度评价了在裴福兴教授,周宗科教授等一批骨科专家带领下,华西医院骨科所取得的成绩与发展。

5.jpg
图 7:张伟教授致辞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副书记沈彬教授致辞

7.jpg
图8:沈彬教授致辞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坤正教授致辞

6.jpg
图 9:坤正教授致辞

随后大会进入学术交流环节。此次大会分别对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创伤骨科、骨肿瘤、足踝外科、运动医学加速康复及切口管理、围术期血液及疼痛管理房等加速康复相关领域的热点和焦点进行专题讲座,分会场多达16个,同时大会还设立了多学科大师面对面,探讨加速康复的热点与合作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张英泽教授做学术报告分享

8.jpg
图10:张英泽院士做学术报告分享

会议期间还进行了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关节外科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肌肉骨骼运动康复技术转化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

编辑: 孔宇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