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局部战争的爆发使得战场上年轻士兵战伤截肢的人数剧增。这些患者在伤前都是高活动量的人群,术后也期望恢复术前的运动水平,现阶段的假肢技术已经能为保留膝关节的截肢患者提供接近人体正常肢体的运动功能,但对超膝截肢的患者,目前佩戴假肢后的总体功能仍不能和健侧肢体相比。研究报道认为,经股骨截肢术后残余肌肉数量,股骨的轴线位置,残肢长度及假体佩戴的舒适性等均可能对患者术后的运动功能产生影响。目前有研究报道截肢术后患肢和健肢之间不太不对称,但受限于纳入研究患者的数量问题,对残肢长度和残肢轴线对患者术后步态影响目前仍没有相对准确的数据报道。近日美国学者完成的对经股骨截肢患者术后残肢长度和轴线对步态影响的研究报道解决了上述问题。
研究共纳入26例战争上后行经股骨截肢治疗的患者。测试患者截肢术后佩戴假体24月内的步态水平(24月时间点选择的依据是:在截肢佩戴假肢24月后,患者情况已经基本稳定,不需要在指导下进行严格的康复锻炼)。
记录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并行标准站立位X片检查。从站立位X片上测量患者股骨轴线角度(在正常人群中,该角度时股骨内收9°),残余股骨长度(测量:从大转子尖端至残余股骨最远端),同时测量对侧健肢的股骨长度(测量:从大转子尖端至股骨内髁关节面水平),计算残余肢体长度比率(residual limb length ratio)。患者步态分析则通过运动捕捉相机系统,该系统包含23个独立的相机,并在人相应骨结构标志点上放置标记物共61个,记录人体运动过程中的时空参数,髋关节,骨盆,躯干等的运动力学。
将患者按照两种方案进行分组划分:第一种方案,残余肢体长度比例分界为67%±10%组,即<57%(10例)及>57%组(16例);第二种方案,残余股骨外展角度,以0°角为界,残余股骨外展,角度小于0度(16例),残余股骨内收,角度大于0度(10例)。以上两种方案进行组间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
人口统计学数据比较:按残余长度率分组,除患者年龄有所差异外,其余无显著差异;按股骨轴线角度分组,除高度有所差异外,其余无显著差异。
患者自我选择的行走速度,残余患肢长的组别要显著高于短的组别(1.37 VS 1.22,P=0.004),残余长度比率和行走速度呈现中度相关性(r=0.550,p=0.004),但两组患者在步长,步宽,站立姿势,摇摆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表1,2所示。残余肢体比率小的患者,骨盆及躯干矢状位及冠状位运动便宜增大(表3)。躯干向前倾斜(r=-0.683)和侧方屈曲(r=-0.628)和残余患肢比率呈现显著相关性。同时残余肢体比率小的患者骨盆倾斜(p=0.001)和倾斜偏移度(obliquity excursion,p=0.006)更严重。不同组间的假体髋部外展度也不同(p=0.04)。
表1:残余股骨长度比率组时空参数比较
表2:股骨轴线方向组时空参数比较
表3:残余股骨长度比率组躯干,骨盆,髋关节运动动力学参数比较
残余股骨轴线和残余患肢长度比率间有显著相关性,残余患肢越短,外展越多(r=0.658,p<0.001,图1)。而残余股骨轴线组间比较,只有健侧髋屈曲(p=0.047)和外展(p=0.007)有显著差异,表4。
表4:残余股骨轴线方向组躯干,骨盆,髋关节运动动力学参数比较
图1:残余股骨轴向方向和残余股骨长度比率的关系
研究者认为:本研究证实,残余患肢较短,股骨轴线外展较多和患者术后较多的步态指标异常相关,如行走速度减慢,骨盆和躯干行走时在矢状位和冠状位倾斜增加等。残余肢体长度和躯干,骨盆动力学显著相关,和行走速度中度相关;残余股骨轴线方向和健侧髋关节外展偏移相关。产生上述不同结果的原因,研究者分析是因为肢体长度越长,髋内收肌肉,主要是大收肌的附着越多,对抗外展的肌力越大,肢体约接近正常轴线位置,躯干和骨盆所在运动中所需要代偿的功能也越少,运动力学越接近正常,这在本实验中得到了证实,残余肢体越短,外展角度越大(r=0.658,图1)。因此建议所有手术医生,在患者无法避免截肢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保留多的肢体长度,并且重建内收肌群肌肉附着点。